席晚晴就笑他身经百战,秦放歌也是奇怪的样子,“晴儿不是最清楚我这一身功夫怎么练出来的吗?”
“老公最棒了!”何茹芸嘻嘻乐,“我们都要跟老公好好学习的。”
秦放歌表示很欣慰有这样有觉悟,勤奋好学的老婆,话说何茹芸跟他在一起之后,各种演奏吹奏技术确实有了可以说是质的飞跃。
席晚晴也不差,她跟秦放歌一起时间最久,都是一起成长过来的。
铜管的演奏确实不容易,对演奏者的综合素质考验比较大,也是有鉴于此,秦放歌也说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影响力,让更多有天赋的学生来学习铜管。他这两天的大师班最大的目的就是这个了!
今天的小号和圆号还好,最起码,是有很多女生学习的,而长号和大号,才是最考验人的,乐器本身比较长,而且也重,对演奏者的体力考验都是相当巨大的。还有,外观也不怎么好看,相比圆号和小号来说,肯定就是“恐龙”级别的啦!
席晚晴和何茹芸都跟秦放歌一起这么久了,各种耳濡目染古典音乐、交响乐团、歌剧演出等等都是特别多。可对于管弦乐团里面的每件乐器,她们都并没有特别认真的去研究,也没那必要,毕竟专业不在这上面,都是需要花时间的。她们又不是秦放歌一样的作曲家,就算是学习古典音乐的同行,也都是术业有专攻。学民乐的姑娘们,对西洋交响乐团的大部分乐器都不熟悉的情况,也是相当普通的。
有了秦放歌这层关系,看他上个大师班,再欣赏下他的演奏,也就足以!
也如秦放歌说的那样,他平时的管乐练习也是不少的。很多时候,都是实践在她们身上的,她们也最有资格发言。秦放歌擅长的东西实在太多,声乐歌剧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优势,他也不吝教她们各种形式的歌唱。然后,他的钢琴、弦乐演奏,甚至是打击乐,都炉抄公”,拿来主义,也是极好的。
秦放歌经常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真不是瞎扯淡,他是真这么做的。拿出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来,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这些经典艺术作品,能流传几百年至今,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这晚上,自然就是主攻长号和大号了。
练习曲嘛!他自己当初练习的时候就有写,甚至也是有酝酿创作更大型的曲目。但就铜管乐曲而言,十五分钟的协奏曲,基本就是极限。要不然,吹奏的时间再长的话,会要了管乐演奏者的老命,特别铜管乐手们。
两个时空,都是有作曲家为长号和大号作曲的,只是,数量极其稀少罢了!基本两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但就流传度而言,基本也就专业学习这样乐器的人知道,跟其他什么钢琴名曲小提琴名曲,距离那叫一个天上一个地底。
而且,秦放歌也得提前看看参加大师班学生们的资料和视频,明天上午彩排的时候,再做最后的确认,以确定他的教学方向。
备课是当老师必须做的事情!
只是,秦放歌这备课的时间比较少而已。
他还要忙着课外作业给搞出来。
秦放歌也是先打算拿其他作曲家的优秀作品出来先,长号大号协奏曲都是有的啦!
长号协奏曲,他选择的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降 b 大调长号协奏曲》。
大号作品则是阿鲁秋年的大号协奏曲,这位毛熊国的现代作曲家擅长写作管乐作品,他的小号协奏曲非常著名,不过秦放歌还没来得及抄到他的小号协奏曲上,海顿先遭了殃。
至于为什么选他的大号协奏曲,原因也很简单,大号协奏曲实在太少,可以选择的余地真的不大。
当然,不管是长号协奏曲还是大号协奏曲,都是要看和交响乐团的配合。两种铜管,单独表现,这样演奏协奏曲的机会也真是不少,更多的时候,还是作为交响乐团的重要支柱而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秦放歌自己创作的时候,铜管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偶尔,也是会给铜管一些出彩的机会,只是比较少罢了!
对于学习铜管乐的学生们来说,最想要看到的,自然还是各自乐器的协奏曲啦!
练习曲独奏曲这样的作品,不说不好,比协奏曲来,还是会差那么些意思。有一整只交响乐团为你伴奏,这个格调,就上去不少。
这两首铜管协奏曲,无疑就是明天大师班的重头戏了!
秦放歌自己心底也是清楚得很,观众们对他的期望。他也不是拿出来就算,趁着这会功夫,也是要提前演奏熟悉一下的。
既然是备课,那当然就要做到最好!尤其长号和大号这两件乐器,秦放歌也真的很久都没碰过的,哪怕他的交响乐作品(交响诗、各种形式协奏曲)中,这两件乐器都不会缺席。
重生明星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