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芽芽的男同志高高瘦瘦,比较黝黑,也谈不上长得好或者长得不好,就是不太让人能一眼记住的长相,名字也随大流,姓卫,叫卫民。
人家打开门做生意,也跟芽芽叨叨了几句怎么把工程学的原理导入医学的基础学的研究。
理论有点拗口,芽芽听得也有点蒙,对现代医药开发倒是多问了几句。
之前跟李岳山到国营药厂进药,这会就能用上了。
跟她对接的就是这家生物企业的技术员,多给她说了些现代医药的开发。
总之一种新药能够上市,不仅仅是一个药效和药理,甚至是药毒的研究那么简单。
哪怕给研究室一个药物的分子式,给了实验记录,也只是一个代工厂。
药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只有不断的革新技术才有核心竞争力。
“现在国的生物公司有三百多家,几乎垄断了医药和化工市场,连最近岛国新设置的七个研究课题里,有三个就是生物工程”技术员话锋一转,“你那研究最后是注射还是口服啊”
“那玩意也没办法口服啊”芽芽顿了顿,目光跟着匆匆走过的一位同志拒绝的小眼神。
搞研究的人一般讲话都比较直接,卫民表示他们打从科委和工商管理局批文成立以后,经手的都是大的课题。
比如现在上下都在研究dna合成试剂。
几乎就是去年开始,花国才着手转战dna化学合成的研发工作,需要dna合成仪,国内做不出来这东西,得进口。
作为配套的dna合成试剂也得跟着进口。
这玩意不仅贵,而且订货时间周期很长,合成仪经常停机等料,严重影响了研究进程。
现在上头下了指令,要攻克好dna合成试剂这道关卡。
“你的课题提供的经费预算比较少”卫民实话实说,又怕得罪人,“你别生气啊”
芽芽笑眯眯的说:“不生气,事实嘛”
卫民觉得接下这活还真没错,至少人挺好说话。
研究dna的生物方向有一个全球都在关注的方向,肿瘤药物。
目前肿瘤的原因还不明确。
按照国外期刊的说法,人类身体里的肿瘤是在单克隆水发生的。
也就是说人类疾病跟基因组变异有关系这毋庸置疑。
国外已经通过单个细胞作为模板进行测序研究把单细胞测序用在了肿瘤研究的方向,好几家特定的生物企业专门做的肿瘤药几乎垄断了行内市场。
相关药物数据人家秘而不发,压根没处得去。
没办法,只能自己研究,否则只能让人扼住命运的喉咙。
生物工程最难的方向就是基因工程,老外的研究已经在路上了,花国现在还在基因工程的大门外,连合成试剂都没法保障。
所有人关注重点都在dna合成试剂的研发上,再加上芽芽投入的经费少,上头的意思是哪个技术员愿意接,就接。
他是小地方出来的学生,对生物和化工有兴趣恰好又有吃这一碗饭的天赋,各种实验器械也能操作,师从的也是名师。
但到底属于努力流而不是天之骄子的类型,不说同一个研究所的师兄师弟,就是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就已经坐到副主任医生的女人,也都是各自行业里的天赋者。
他的本事只能说比常人牛,跟天赋者相比遥遥不可及,所以在各种研究项目里只是边缘任务,比如这一次dna合成试剂的项目里,他角色微乎其微,少了都没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