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意看这两人小动作不断,从鼻子‘哼’了一声,说:“说好了,爷今天请你们吃饭,都可劲的点”
芽芽跟聂超勇立马弹过去,一个狗腿的给人捏肩膀喊‘王老板’,另一个像个店小二似的装模作样的喊了声,“别挡我们王老板的道啊”
王胜意笑骂了一句。
李敬修踩好的点是个正经农庄。
人家就住这附近,寻思着趁着亚运会的时间摆几张桌子。
厨师就是自家平日掌勺做饭的那位。
虽然说不上好吃,但饱肚绝对够了。
也没有菜单,全靠口述,说的时候就瞧一瞧客人的面部表情,念到有灌肠的时候芽芽抬了下眼皮,报菜单的人也机灵,立刻停下来说:“我们的灌肠拿的是真的猪大肠,不是用外头芡粉做成的橛子”
李敬修:“听说京都炸猪大肠的小摊贩用的油都是马油”
那玩意闻着滂臭,但炸出来的猪大肠喷香。
因为自家用的是普通的菜籽油,介绍菜的人很笃定的表示,“从来没听过,肯定是假的”
芽芽点的灌肠,李敬修点了个老豆腐。
老豆腐跟豆腐脑不一样。
那豆腐脑吃的都是嫩洞府,加卤汁加蒜泥。
之前到南方去还能吃上带红糖汁,或者白砂糖的甜豆腐脑。
老豆腐是把豆腐煮成了蜂巢,加上芝麻酱韭菜辣椒,要**辣的吃。、
聂卫平刚才在门口看到了紫苏。
老板娘便道种着玩的,每年到吃螃蟹的时候怕中毒。
真有用上的地方拿紫苏叶加姜急火煎汤当水喝就能解毒。
其实要吃紫苏叶最好是九月份前吃,九月份后多是摘梗入药。
但今儿的紫苏叶瞧着还挺嫩,聂卫平就问大家,“吃不吃?”
在座的都不挑嘴,吸溜着口水点头。
老板询问,“那就拿来炸了,撒点盐巴吃?”
聂卫平叨叨不用,“紫苏叶切了,弄点小辣椒,咸菜疙瘩切丁,黄瓜切丁,香菜切碎,拌一下就行”
食材倒都是有,就是怕没整对味。
老板问是不是过个水炝一下。
北方,炝的方法跟拌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炝就是把生料经过水焯或者油滑,趁热加调味品,跟拌还不一样。
聂卫平也不烦,跟人讲炝和拌之间的区别。
炝的菜在调味品方面多用盐,围巾,花椒油,拌菜多用三合油。
三合油是由香油、酱油、醋调配而成的调味品。
两种调制手法差不多,但味道不一样。
瞧见老板犹豫不定,芽芽便笑道:“做成什么样,我们都买单”
就是这玩意,听着不太好吃啊。
都是前菜,而且还需要点时间。
招呼客人的也是农户自己人,指着角落箩筐的山梨表示刚摘下来没多久,谁要吃都可以自己那。
腼腆而热情的表示整个农庄都可以随便走,要是看中了什么菜可以摘回来让厨房煮。
芽芽已经眺望了远处一会,“你们家还种西瓜?”
农妇笑着说随便撒籽种了一小片,还比划了一下,今年种的西瓜有西瓜王,像冬瓜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