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365章 喜事来了(2 / 2)

其实芽芽不说,等会大伙也就知道了,然后同样是一阵又一阵的抽气声。

鸦雀无声的现场只听得见主持人松弛有度的说话声。

“急诊学科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是

一个广义的学科名称,包含急救医学,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

“但截至今年,并没有一本系统的急诊指南,而大部分医院用的是国外现行的标准,和国内实际情况依旧有所出入”

“明年,中华医学会将会迎来急诊学会这一个新的分支,而编撰一本急诊指南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希望大家都参与到急诊指南的完善中来”

“在座的都是普外科领域的主任、专家教授,我希望邀请大家成为本书的编委。”

呼吸急促的人不少。

这样的好事儿,竟然找上门来了?

一旦出版,就相当于是国内急诊都会购买的工具书。

能成为这样的编委,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荣誉!

大家自然是兴奋的不得了。

上头的话还在继续,“急诊指南下属分支非常广泛,到时候要成立专家讨论组,分散成数个小的编委会,希望大家按照特长进行分组。”

稍一停顿,后头还有话,“目前已经确定的明年相关急诊指南可以涉及到急性胰腺炎诊治智囊,急性阑尾炎诊治指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快速诊治指南....”

大家默默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擅长哪一类。

“有几个课题的指南,根据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之间的认定,初步决定了负责人。”

其他人都是精神一震,柯主任却眉头紧蹙。

急诊指南的事他参与过考轮,但是初步认定项目人的事他却

不知道。

不太舒坦的心直到瞧见国内急性阑尾指南的负责人上写着‘聂芽芽’三个字。

吃惊意外的人不少,但质疑的几乎没有。

聂芽芽未必是国内阑尾手术做得最好的医生,却是唯一一个有幸得到之前国际急诊阑尾指南制定者承认的一个。

人现在已经回国,也就是说芽芽的机会不可复制。

在国际阑尾急诊指南制定者的认同下,她的技术就具备了代表性。

不过假使那一天恰好是另一位医生在奥斯眼前做了那台手术,未必今天也能冠上‘负责人’三个字。

在需要手术的急腹症里,最开始是芽芽提出来要缩小手术切口。

人家有论文时间作为证明,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且人的年纪虽然小,甚至是今天在座所有急诊同行里相同职称里年纪最小的那个,但人家干急诊长啊。

国内急诊发展到现在不到十年,人家干急诊就干了八年多。

也是机缘巧合,人要是当时选择了其他科,未必能那么快展露了头角。

认识芽芽的人已经不想开口了,‘羡慕’两个字已经说累了。

柯主任也有好些话要跟芽芽说,然而压根就没有排上号。

在会议结束以后,就有好几个人出现在芽芽身边,或者是拉拢她,或者是毛遂自荐,甚至公然挑拨她跟以前急诊学会关系的人也有。

芽芽乐呵呵的左右开弓,不痛不痒的话就搭着回答几句,遇见明枪暗箭的就装傻装没听见

,好不容易脱身时长吁了好一会大气。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