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q,复活!高强度工作让人开心!)
呼啸的战斗机如离弦之箭般在水泥跑道上乘风而起,裹挟着风流撞入天穹。
它没有肉眼可见的热流,也没有撕裂开空气的螺旋桨,却比领主们所拥有过的任何一种飞行器都要来的要快。
实验机打开尾部的发烟器,让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看到它的轨迹,直到一声尖啸后坠落向大地。
“转弯性能测试失败,机翼断裂,下一个。”
工程师在材料上打了个‘x’,让工程蒸汽蜘蛛在地面上的残骸处插上一支旗帜,表明第11号喷气实验机的坠毁地点。
他们很心平气和,任谁在半个月内摔了11架实验机都会从激动转为安详的。
“三组?你们的飞机呢?”
季林站在一旁的观景台上看着验性喷气机叹气,说实话,三个月的时间能够做到让喷气式飞机上天已经远超他的想象。
哪怕领地很早就在小规模开发喷气式引擎,现在只是在得到铝合金材料后将其应用在航空器械上。
他还去抄了一份米格17的飞机设计图给工程院,让他们以这种气动模型为领地设计飞机造型。
按照地球的路径,他们应该是先研发出螺旋桨战斗机,再进一步研究喷气式引擎,最后拿到较为主流的第一代代喷气式战斗机。
1939年,第一台喷气式战斗机出现,由德国研发的he178单翼机,此时的喷气式飞机依然是实验性的技术验证机。而仅仅是八年后,各国就已经拥有可以真正投入实战的第一代战斗机。
技术的划分由此开始,人类以喷气式技术为作为真正的现代空中战斗机械的雏形。
季林没有点出螺旋桨飞机的内燃机技术,领地的螺旋桨和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除了传动结构有类似,外表相似,铁皮底下藏着的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引擎。
至少地球上的那玩意里面不会塞进去一大堆发光的机械转轴,也不会有活着的机魂在机翼快要断裂的时候给你预警。
他们没有时间再走一遍螺旋桨战斗机的路径,所以季林是直接批复让工程院从轻型喷气式战斗机开始技术测试。
新式晶矿燃料已经解决了燃烧效率问题,只需要再添加一些稳定液化剂就可以作为领地特色航空燃油使用,这种以氢为主导的燃料在雾化后能够表现出出相当强烈冲击力。
效率只比专门精炼的航空燃油效率要差一些。
就是这个过于暴力的聚合物氢气在高温燃烧时依然会产生氢腐蚀,高温高压加上大量氢离子,对发动机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以至于发动机的平均寿命只有100小时。
100小时已经是工程院的人优化多次后的成果,最初版本只能维持8个小时,然后整台发动机内部就变得像是很脆的金属海绵一样,一柄地质锤就能轻而易举的在上方砸出一个大洞。
他们不得不控制输出效率,用飞行速度换来稳定的续航,最终让每一台喷气式引擎都能维持100小时的续航...然后报废换新引擎。
但他还是选择让这种有显着缺陷的引擎投入生产。
毕竟时速800k,0.65马赫,太香了。
“我怀疑这玩意能够直接拿去当导弹。”
可惜没有人回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