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部队中的厕所,肯定是由士兵自己处理,而朱仪手中便掌握着现成的班子,可以直接将模式复刻在长崎。
各军营之中,茅房是重中之重,保持卫生,是防范疾病的基本要求。
习惯了京城的生活,朱仪可不想回到那走在路上还能闻到屎味的生活。
公共厕所的开放,也让来长崎的倭商乃至权贵大开眼界。
伴随着眼界大开的同时,来自大明的各种马桶也成为了倭国权贵之中的一种身份体现。
其中,坐式马桶,可以说是男女老少最喜欢的产品。
可窑厂控制在明军手中,军队并没有利用马桶牟利的想法,这就给了明商极大的机会。
现在的陶制马桶,可以说是瓷马桶的低阶版本,表面虽说已经尽量保持光滑,但还是和瓷器有着不小的差距。
大明海商之中,主要便是三大类,陶瓷、丝绸和茶叶。
基本上来到长崎的海商,都有涉及。
可要远渡重洋运送马桶过来售卖,那肯定比不上在当地建厂还要方便,没看人家军队就直接设立了军窑,为部队提供生活用品,改善部队的生活。
不过,在长崎建厂,那可不是说建就建的。
朱仪不在意商贸,可是对于来自大明的技术壁垒,那看得也是很紧,一旦发现来自大明的技术外泄,那最严重的,可就是通敌卖国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