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大时空的无数观众顿时轰然大笑。
就连此刻内心烦躁的忽必烈也不例外。
...
“说了政治上的一些原因,接下来是经济上。
经济上,元朝的上层,从皇帝到贵族,生活非常的奢靡腐朽,挥霍无度。
《元史》记载,元文宗图帖睦尔天历二年(1329年):“皇后日用所需,钞十万锭,币五万匹、绵五千斤。”
另外,元朝还十分崇信佛教中的喇嘛教,并在这上面耗费了巨量的钱财。
《山坡羊》的作者,张养浩就在书中写过:“国家经费,三分为率,僧居二焉。”
这虽然形容得有点夸张,但当时的情况,可想而知,并且还有其他具体的史料数据证明元朝在搞佛教活动这件事上的巨大花费,就不细说了。
总之,这皇室加贵族的奢靡,本就对国家财政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但最严重的还是那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
皇帝和贵族们这么干,
网络上,有句很知名的话,朱元璋说的:“元以宽失天下!”,之前经常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用来混淆视听,想要称赞元朝宽容什么的,用来忽悠一些不懂的人。
不过,随着许多历史博主的不断辟谣,这句话目前看来,已经被纠正过来了。
其实,朱元璋的意思就是元朝对官僚阶级的管理太宽松了,导致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横行。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包税制,这并非元朝首创,在唐宋时期就有,但是基本的限制还是有的,比如限地区,限行业等等。
但元朝,就是大面积的搞,只要能按时交税,朝廷管那么多干什么?至于
所以,有一些人就吹嘘说元朝税率低,还说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候,大多税率都很低,说什么都是汉人地主在私自加税什么的。
这不扯淡吗?
有些人就是很蠢很坏,一边算纸面数字,一边给你算实际数字,然后把两个拿来比!
并且就算是元朝上层也并不是就只按照什么纸面税率收到了达标的税就结束了。
不然那奢华的生活怎么维持呢?
苛捐杂税是什么意思?不需要多说!”
...
“包税制?哎,真是脑袋疼啊!”忽必烈长叹一口气,揉了揉脑袋。
...
“什么玩意?有些人是谁?又是那些跪族,想要贬低我大汉?他娘的,一群狗一样的混账东西!”朱元璋怒骂了一声。
...
“又是佛教,难道佛教真的有这么可怕吗?还是那些皇帝自己奢靡管不住自己?”武则天皱着眉头。
其他皇帝管不住自己?好意思吗?
...
“咦?许多历史博主?什么意思?难道博主还有很多个?不可能吧,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可能会有很多呢?”
汉高祖刘邦的注意力和其他观众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