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汉服#”
“近日,凤阳文旅拍摄宣传片。
某博主穿着厂字领的衣服,公然宣称这是六百年前马皇后从凤阳穿出去的。
她说她身上所穿服饰,乃是六百年前,她祖先军屯的时候,一直流传下来的。”
. . . . . .
评论区:
〖可笑的是这人的网名叫某某在明朝,说自己是汉人,结果资料显示,她是满族的。〗
〖凤阳文旅一个视频,白干了。〗
〖原视频已经下架了,博主视频也开启保护,禁止评论了。〗
……
“无耻,下作!”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
朱元璋暴怒。
“这是我大明的服饰吗?”
“这是我煌煌华夏的服饰吗?”
“六百年不变,编瞎话都不过脑子了吗?”
汉家服饰一直都在变化的,同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同一地域,都是有差别的。
但大多遵循右衽、交领的原则。
隋唐开始流行圆领,宋朝以后成为官员的正式服装之一。
圆领袍采用平面剪裁,领子微微竖起,领口较小,可做翻领,两侧开叉,内外襟对称,重合部分较窄,多为窄袖、直袖。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穿着为左衽的一般是蛮夷或逝者。
“杀!一个不留!铸京观!”老朱杀气腾腾,命人去给徐达传旨。
女真,是个很大的概念,广义上来说,东北那块都可以叫女真。
但实际上,女真是个人为创造的概念。
东北之地,不同部族有不同的称呼,类似上古部落时代。
现在我们自称为炎黄后人,有时候还把蚩尤也称为祖先。
但三个大部落中,又分为许多小部落。
领头的强,那大家就尊你为共主。
领头的弱,那共主可就没人搭理。
金国时期,整个地域对外就是女真,虽然对内各部落有各部落的称呼,但大抵上都是自认女真的。
蒙灭金,明灭蒙,到了明初,女真大致上分为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以及诸多小部落。
从建奴二字可知,是建州女真的后人一统各部,建立清朝。
老朱本来的安排是让女真其他部落协助剿灭建州女真。
懂事的,可以迁往中原,或者派人教他们耕种、教他们文化,允许他们参加科举,逐步汉化。
现在看来,汉化个屁!
女真后人忒不要脸,让人直犯恶心。
“爹,太浪费了,建州女真杀了,其他的送去倭岛赎罪吧。”
朱棣觉得杀了太浪费了,让他们去和倭人拼杀,死了也不心疼。
朱标点点头,补充道:“杀十人除罪,杀廿人赐籍,杀五十人赐地,杀百人赐官。”
“最为重要的是毁灭他们的历史,断绝他们的文字,将他们的祭司杀掉,祭坛毁掉。”
“凡赎罪之人,给他们一个月时间,学不会汉话、汉礼,皆杀。”
受某些视频影响,许多人以为朱标和扶苏一样,温文尔雅、优柔寡断、好欺负。
但朱标只是和朱元璋相比,才显得温文尔雅。
老朱点点头,问道:“交给谁负责?”
出征之事,交给了徐达。
但还需要一个人去配合治理,将朱标所说的落到实处。
“天界寺,姚广孝。”
“? ? ?”老朱愣了愣,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他来了?”
“来了,自报家门,问儿臣是要宰了他还是要用他。”
老朱看向朱棣,问道:“哈哈,倒是个妙人,他没去找你?”
朱棣连忙跪地,抱住老朱的大腿,用力咬了咬舌尖,挤出一滴泪水。
“爹,那人就是个疯子啊。”
“他见到儿臣就自报姓名,然后问儿臣:屠龙吗?”
“儿臣对大哥的敬仰之心,天地可知。”
“便派人将他捉进大牢,请大哥发落。”
朱标补充道:“儿臣和他谈了谈,便放他出来,送去了天界寺。”
天界寺,即原大龙翔集庆寺,在五山之上,朝天宫东侧。
如今我们看到的天界寺,乃是洪武二十一年,原天界寺遭火灾,朱元璋在凤山重建的。
“那为什么没人告诉咱?”
朱元璋打量着朱棣与蓝玉。
新建的锦衣卫是你们在管,这么大的事居然不通告咱?
老朱不知道吗?
老朱知道,姚广孝刚进城,老朱就得到了消息。
咱可以不问,但你们不能不说!
“爹,是儿臣压下了这个消息。”朱标躬身请罪。
“儿臣怕爹知道之后,又要揍四弟,便暂时压下。”
“哦~~~”朱元璋拖着长长的音调,目光在朱标与朱棣之间来回打转。
“那为何现在又告诉咱呢?”
“他不是想屠龙吗?女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入主中原,算不得真龙,也算一条蛟龙,蛟龙也是龙嘛。”
朱元璋冷哼一声,“答非所问。”
“儿子大了,有啥心里话都不给咱说了。”
朱标没有解释,只是从怀中掏出一个烧饼。
“常家妹子亲手做的,让儿臣带给爹尝尝。”
“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老朱袖口一抖,一根木棍握在手中,往朱棣屁股方向猛的一抽。
“今天的老四,就是明日的你。”
朱棣:(?⊿?)?
这根木棍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
大明,永乐年间。
北京。
“老大,咱要亲自出征。”
“行。”
行?
朱棣满脸狐疑。
自己还准备了许多理由。
比如误我华夏、打着自己娘的名义颠倒黑白。
没想到大胖居然直接同意了。
“爹,让老二陪你一起去吧。”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不对劲。
连汉王都感觉到不对。
迁都以来,自己就鲜有领兵作战之事。
就是因为爹和大哥怕我在军中功劳过大,培养嫡系,现在居然让我出征?
“老大,你是不是埋了死士在军中!就等着我和爹出城,死士暗杀爹,再将罪名推到我身上?”
“……”
大胖无语,老二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我不同意,你们说我掉钱眼里了。”
“我同意,你们又说我要谋朝篡位。”
“老二,你教教大哥,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你们满意?”
皇帝是世界上最没有安全感的人,大臣不能信、宫女太监不能信、亲兄弟不能信、连自己母亲和儿女都不能信。
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一个。
“朕不去了!老二,你去。”朱棣看向大胖,等着他提出反对意见。
“行啊,老二,你把需要的兵马、粮草报上来,大哥核算一下,就命各部给你调配。”
“爹,我不去……”朱高煦喉咙滚动,拒绝了。
这事,他不对啊。
老大怎么可能让我领兵出征呢?
他不怕吗?
汉王深吸一口气,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既然二虎他们已经到了朝鲜,还是按原计划吧,让朝鲜和女真狗咬狗。”朱棣一锤定音。
“父皇圣明。”大胖恭维道。
朱棣盯着大胖,大胖眼神也不闪躲,任由朱棣打量。
“老大,你和朕玩反其道而行之?”
汉王听明白了,吼道:“胖子,你诈我!”
大胖似笑非笑盯着汉王,“二弟,那你领兵出征呗,要人,孤给人,要钱,孤给钱,要粮,孤给粮。”
“你要多少,孤给多少。”
汉王不接话,冷哼一声。
真刀真枪的自己不怕。
但玩心眼,十个自己也比不上老大。
……
清朝,乾隆末年。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