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03章 小众的解压爱好(2 / 2)

现代,不堵车的情况下,环城公交一圈最多不超过十二小时。

偏小的市级城市,有的两三个小时就能绕一圈,不需要中途喝水吃饭,一直坐在车上就行,顶多屁股有点疼,腿有点麻。

可在古代……也别说古代了,就现代,走路绕城一圈,中途吃饭喝水,再节约也要十块钱吧。

这还是喝一块钱的矿泉水,吃一块钱的大馒头的情况下。

更别提走一圈之后,双腿疼痛,去医院拿药的花销。

. . . . . .

“去海底捞吃饭,骗服务员,告诉他们我过生日,让他们给我唱生日歌。”

. . . . . .

弹幕区:

『我有个朋友,他去年美团外卖的外卖味道总结是:“老板,今天我生日可以送我一个小菜吗?”是你始终如一的坚持,你一共备注了77遍!』

『社恐想了一下情景,压力就更大了(?ω? )』

『颤抖吧i人,e人的解压方式就是随机尬死一个i人。』

『怪不得我去海底捞,一晚上生日歌此起彼伏,原来是你小子搞得鬼!』

『服务员:踏马的,这小子又来了,这个月都过了十几个生日了!』

『老板:那岂不是赚麻了,让他多来!』

『以后海底捞过生日查身份证的话,你要负全责!』

『我的朋友,你既不懂幽默,也不懂海底捞。』

~~~~~~

北宋,汴梁。

景明坊。

“海底捞?应该是一家店的名字吧?”

“海底捞,从海底捞起来的东西嘛,这家店铺,应当是主营海味。”

“这也太平铺直叙、简单易懂了吧……”

烧饼摊的小哥看向老者,这老者从天幕出现到现在,已经连续在自己摊上吃了几个月的烧饼。(第208章)

自己从一个走街串巷卖烧饼的货郎,变成了路边定点的摊贩。

老者再继续吃上个几年,兴许自己也能在东华门外搞个铺子勒。

“店名,通俗易懂是好事。”

老者指向不远处人声鼎沸的酒楼,“那家店叫什么名字?”

“丰乐楼啊,汴京城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小伙抱着手,您老把我当傻子?

“那它以前的名字你知道吗?”

“白矾楼啊……”小伙一拍脑门,懂了老者的意思。

“老丈,您帮我这烧饼摊取个名字呗。”

将手中的碎末放在碗里,老者皱眉思索,数息之后,突然问道:“你姓啥来着?”

小伙翻了个白眼,刚想嘲讽老者记性不好,却突然想起二人好像从来没有互相介绍过。

自己叫他老丈,他叫我……叫我啥来着?

“姓wǔ。”

“武术的武,还是舞蹈的舞?”

“都不是,左边一个人,右边是一二三四五的五,伍子胥的伍。”

“没看出来,你还知道伍子胥?”

“天幕里瞧见的。”

“出自哪一堂?”

伍姓小伙一脸问号,什么糖?

老者一拍脑门,都沦落到卖烧饼了,那还知道什么郡望堂号,“是楚国贵族后裔、还是姬姜后裔?”

伍姓的源头有芈姓、姜姓、姬姓。

老者也是和小伙逗闷子,毕竟他连郡望堂号都不知道,还能知道祖上姓氏来源?

但老者猜错了,小伙还真知道,“都不是,伍长的伍。”

“祖上唐末年间从军,侥幸当上伍长,便姓了伍。”

老者笑道:“你这唐应该不是李唐吧?”

小伙梗着脖子,青筋暴起,“咋就不是李唐了!”

李存勖也姓李,国号也为唐,这李唐,他没毛病。

“你这浑小子,我又没说过啥,你急个甚?”

看小伙愤怒的模样,加上小伙自述因为当了伍长才改姓伍,老者心里像个明镜似的,小伙祖上应当是沙陀族的。

“还想不想我帮烧饼摊取名字了?”

“嘿嘿,想。”小伙属狗脸的,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

刚巧一个卖梨的经过,连忙掏出几个大钱,像献蟠桃似的将梨献给老者。

老者接过来,顺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就放入嘴中,“家里行几?”

“行大。”

“那就叫大郎烧饼呗。”

小伙一把抢过老者手中的梨,啃了起来,没好气的吐槽道:“大郎烧饼我还需要你帮我取?”

需要之时老丈,不要之时你你你。

“你还真是属狗的。”

. . . . . .

“我的解压方式是看港片,看台片,欣赏里面的各种美女。”

弹幕区:

『这美女他正经吗?』

『穿衣服吗?』

. . . . . .

“我的解压方式是种姜。

之前听一个玄学大师说,种姜可以提升气运来着。

古时候有这种讲究,让小孩养颗姜。

如果小孩考上了,姜还没死,那就说明姜已经变成神草了,可以帮你实现愿望。

具体种法呢很简单,首先要去买颗姜,把它种下。

然后你需要骗这个姜,你说它是伏根,说它是神草,就是不能说它是姜。

可以每天给它读道德经,每天陪它说话。

久而久之,这个姜就认为自己真的是神草,它就能给你实现愿望了。

用科学解释,就是你通过每天和姜说话,锻炼了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天读道德经,会让你获得智慧。

如此一来,就算没有神草你也容易成功。

最主要的还是,有人陪你聊天,你就会很解压,如果你没有什么朋友,但是又压力很大,可以试试。』

北宋,汴梁。

“和姜说话,这和自言自语有区别吗?”

“你要先骗姜,告诉它,它是神草。”

“心诚则灵?那还不如去庙里拜拜。”

“就是,我还不如骗我家狗,告诉它,它是天狗,起码他还能冲我汪汪两声。”

“你们没注意吗?古时,考上了,这肯定是考科举的人用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状元家的姜,它能是普通姜吗?”

“是姜本就是神姜,保佑士子考中状元,还是中了状元,姜才是神姜?”

“……”

“算了,还是拜菩萨吧。”

“这是啥时候的习俗,隋唐开科举以来,也没听过这种说法。”

“现在也没有,应该是南……”这人急忙捂住嘴,南宋二字可不兴说。

“或许是元明清的习俗吧。”

清朝,乾隆末年。

“后人也种根禄啊?”

所谓种根禄,就是种姜。

禄取自福禄寿的禄,其含义为官吏的俸给、食物、赏赐物。

也有同音字“录”,取录取的含义。

金文中,录是禄的通假字。

生姜生长时层层拔高,又有了连中三元的美好寓意。

孩童启蒙时亲手种下姜块,若姜块能活到孩童科举中榜,那这块生姜就不是普通的姜了,要称之为“相种”或“将种”。

种植姜块和在姜块附近时,都不能提姜字。

一提姜,它就破相了,没有灵力。

这种语言禁忌,类似于出马仙,不能直呼仙家的本名。

“种根禄要给它念道德经,还有这么多讲究?”

“你要念,也应该念四书五经。”

“对对对,我又不修仙,确实应该念儒家经典。”

“对啥对,你天天念四书五经,根禄能不能成为相种我不知道,但你只要脑子没问题,肯定能记住书籍的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