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侯国几起几落,子孙不孝,刘彻那小子也忒不地道,但好赖与西汉同休,你说我干不干?
~~~
雍齿:我是出生!虫子!王八蛋!
就这样高帝都宽宏大量,给我这个出生、虫子、王八蛋封侯两千五百户。
这辈子高低不和周市那个出生眉来眼去了,我一定跟着高帝好好干,高低给子孙挣个万户侯。
~~~
韩信:我肯定要先跟着高帝干,没跟高帝前,我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不跟不行啊。
后期看形势,再考虑是继续当二五仔背刺他个狠的,还是扔掉封王裂土的幻想。
唉,其实老老实实当万户侯也不错,我不闹幺蛾子,传下来的侯国,起码也跟老萧老曹家一个待遇,与西汉同休。
~~~
单父圣:我借给高帝一次马,他记了一辈子,还封我侯,为什么不干。
任敖:俺和高帝仁兄弟,关系好的很。
俺在沛县干监狱那会,有个貂毛狱卒对俺兄弟媳妇不礼貌。
弟媳妇她有个貂毛大哥叫什么吕泽的,天天吹他是淮北黑社会第一名。
他家能量很大,他要赞助俺兄弟造反。
他吕家要当大汉的股东,遇上事吓得跟龟孙一样不敢出头,还是俺把那个貂毛狱卒好一顿锤,给俺弟媳妇出了气。你说俺干不干?
~~~
郦商:上辈子就是我大哥千挑万选才选了高帝做我兄弟俩主公,大哥看人真准。
这辈子更简单,都不用浪费那些时间了。
算好时间,入关灭秦后,韩信那个二五仔敢厚着脸皮来先弄死他,省得这辈子再坑我大哥被炸成油条。
~~~
奚涓:俺上辈子死了,俺娘被封侯了。
这辈子俺一定猥琐发育别浪,活着跟高帝打下天下,享受一下胜利成果。
如果历史线不能修改,俺还是挂了,请再一次告诉俺娘,俺不是孬种!
~~~
曹参:附议!
张良:附议!
灌婴、靳歙:附议…
傅宽:附议!”
——————
评论区:
〖西楚聊天群。
季布:这次早点投汉王,争取混一个千户。
钟离昧:同去同去,我也不要什么候了,未来砍韩信那混小子的时候让我做刽子手就成。
龙且:也带个我啊,这辈子宁愿给樊哙打下手,也不愿背锅了!〗
〖萧何是最不可能背叛刘邦的,他萧家属于是两汉的铁帽子王,不,铁帽子王还有可能被摘,他萧家的爵位丢了也有人接上。〗
〖耶律某:老刘家和老萧家是真爱啊,我决定了,无论我老婆到底是谁,她都得姓萧!〗
〖主要不跟刘邦,那跟谁干?
投秦二世,这和四九年入某军有异曲同工之妙。
单干,又打不过刘项。
跟着项羽,封王是不可能的,那还不如跟着刘邦。
只要不做诸侯王,不造反,天天在家吃喝玩乐开ipart都没事。〗
〖不谈别人,弘农杨氏的老祖肯定会再次紧紧抱住项王的大腿,绝不放开。〗
杨坚:后人,你们有些不太礼貌了!
杨喜:这很丢人吗?换你,你也抱!
大汉,长安。
椒房殿。
“哈哈,乃公……朕就知道后人眼光。”刘邦双手叉腰,哈哈大笑,霸气十足。
“你倒是开心了,小四……”
“功臣画像的排列顺序,确实伤脑筋。”刘邦客观的评价道,“不过,这是小四的事,不是乃……朕的事。”
“吵吵闹闹也好,免得他们没事做。”
~~~~
“兄长,我亲爱的兄长,我们换换,好不好?”刘恒左手拉住樊哙,右手拉住刘盈,恳求道。
我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啊。
怎么就莫名其妙当上太子了?
当太子也就罢了,怎么就监国了呢?
“四弟,你是万世君主的典范,孤相信你,你可以的。”
刘恒苦着脸,我在尿床都控制不了的年纪,就要背负治理天下的责任,你们也太过分了吧。
刘盈盘腿而坐,安慰弟弟。
孤爱上了医学,况且后人对孤的评价也不好,这太子,舍你其谁?
“兄长,那您劝劝父皇,国家大事还得他做主,他整天躲在椒房殿……”
“孤可以劝父皇,母后哪里你去劝?”
刘恒:……
生无可恋的望着天幕,刘恒认命了。
谁能懂自己的痛啊?
朱高炽:我懂啊,但是你爹对你真的好,说让你监国,就绝不插手。
刘恒:你爹?
朱高炽:我爹不说也罢,又让我监国,又防着我,真想和你换个爹。
~~~~~
大秦,咸阳。
始皇问道:“刘季,天幕提到的人当中,你现在认识几人?”
“义父,您要一网打尽?”
刘季这张嘴,太气人。
“扶苏,赏你义兄一巴掌。”
扶苏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不理解、不认可的事,他会质问始皇。
而现在,即便不理解、不认可,只要始皇说了,他就做,做完之后才会询问始皇。
这时迟,那时快,刘季刚把肉塞进嘴里,就听一阵破风声响起,随后身子就转了一个圈。
“义父……”刘季捂着腮帮子,委屈巴巴的看着始皇,一切尽在不言中。
“朕连你都不杀,还会杀他们?”
“义父,您知道的,我没读过几本书,不识几个大字,引喻失义……”
“朕最佩服你这副说瞎话像说真话一样。”
刘季嘿嘿一笑,侧首,又变得委屈巴巴。
扶苏揉了揉眼睛,刚才难道是错觉?
孤记得刚才义兄好像是笑了吧?
“皇兄……”
“义兄,孤刚才只用了三成力。”
刘季:……
三成力,身子都转了一圈,这要是十成力,不得脑袋转一圈?
始皇吩咐道:“写信,让他们来咸阳,有才,朕赐官。”
刘季应了一声,很从心的没有追问若是无才,又怎么办。
不过,始皇显然低估了众人想当官的迫切心情。
榜上有名者,已经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咸阳。
以前没来,是怕被始皇斩了,但刘季都活的好好的,还当了始皇义子。
造反头子都没事,我们怕什么!
与其等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如去投靠始皇。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始皇死后,大秦又像历史上一样二世而亡,也不影响。
手里有权造反,和手里无权造反,得到的回报能一样吗?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自愿前往。
比如:吕雉,她就是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只能听从兄长的意见,前往咸阳搏一搏。
再比如:张良,一路骂骂咧咧,痛骂嬴政无耻、不要脸、望之不似人君。
因为始皇发话,张良为大秦效力,立的功可以转给韩王。
后世箕子朝鲜之地,有个朝鲜和韩国。
张良干得好,始皇可以将后世韩国之地,赐给韩王复国。
干的特别好,后世朝鲜之地,也可以一起赐给韩王。
公元前226年,韩国贵族在新郑造反,始皇一怒之下,将囚禁的韩王安斩了。
嫡系被囚禁,远支散落民间。
但自从天幕出现,始皇又命人将韩国王室远支血脉,全部送到咸阳关押。
又将信与成,即韩王信和横阳君韩成认定为韩王继承人。
至于谁能继承,始皇说:韩国的事,应当由韩国人自己做主。
于是韩国宗室分化了成两派,一派支持信,一派支持成。
而两派都在争取张良的支持。
因为始皇让不让韩国复国,复国的面积有多大,完全取决于张良为大秦立下多大的功劳。
始皇还说,张良来了,哪怕不入仕秦国,只要待在咸阳,韩国宗室仍然可以保有富贵之身。
但张良不来,韩国宗室就只能入土为安了。
所以,韩王信也好,韩成也罢,不管是为了复国,还是为了活命。
抢到评论机会,就是催张良来咸阳。
没有抢到机会,就写信公告天下,让认识张良的人、知道他在哪的人,一定要劝张良,早日入咸阳。
人,只要有一丝丝人性,就会被道德束缚。
张良骂了嬴政,又骂两位宗室。
你们特么能不能有点骨气?
韩王信:不能。
韩成:没有。
项氏一族在往咸阳赶,而名义上死了、实际上还活着的项羽正蹲在海边思考人生。
都给他们重选一次的机会,他们还愿意跟着刘邦,甚至连自己手下的人,自己的亲族都要提前投奔他。
我是有多差?连族人都不愿意追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