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永定军抱着必胜决心,但也是面临着最艰难的一战。
李从嘉心中盘算双方战力。
南汉第一大将,吴怀恩指挥大战,同时人数占优,地势占优。
永定军士气占优,战意高昂,兵器甲胄精良。
跨江作战,对永定军而言也是颇为艰难。
谢彦质已经率领工兵冲向前方战场,梁延嗣沿岸弓兵乘小船冲向战场。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永定军与南汉军正面作战。
“咚!咚!咚!”
三通鼓响,战场薄雾蒙蒙,趁着天光未亮,永定军已经冲向了贺江。
浮桥、小舟,数千名士兵冲向岸边,贺江水流湍急宽阔,无数士卒冲了上去,杀向了河岸口。
浓雾笼罩着贺江,黎明前的黑暗中,箭矢破空的尖啸声骤然响起,撕裂了这份死寂。
谢彦质率领工兵,梁延嗣带领的弓兵刚刚靠近浅滩,南汉军便从芦苇丛中的隐蔽位置发动突袭。
床弩发出闷雷般的轰鸣,三丈长的铁翎箭如死亡之吻,瞬间贯穿了三条小舟,木屑与残肢在江面上炸开一朵朵血色的花。
“举盾!”
谢彦质高喊一声,工兵们迅速举起盾牌,顶着密集的箭雨开始将浮桥的搭接在一起。
霎时间,江面上,工兵分成了四组。
有的用三角铁锚和浮木排,搭接在一起,将两侧铁锚沉入江中,拼劲成特制的浮桥,可以使士卒跨江而过。
而江面之上的另有一组工兵,撑着数十艘特制的小舟,小舟上横着木板,木板上有楔口和销轴,上面捆绑着绳索,迅速搭接在一起。
这样的浮桥,在江面上一下子就铺开了四座。
在北宋灭南唐之时,北宋跨过长江攻打南唐就是采用了第二种浮桥方式,数百艘标准小船横亘在江面上,十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一战也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在长江上搭建浮桥之战。
而今贺江宽度远不如长江,李从嘉派遣工兵准备数日已经够跨江之用。
永定军特制的浮桥,便于快速在江中登陆作战。
永定军步兵踏着摇晃不定的桥面冲锋,铁甲相撞的声音如同暴雨砸在铜锣上,震耳欲聋。
植廷晓见状一愣!
“这是什么!”
四条浮桥同时从江面上架起,这种造桥速度,让他这所谓水军主将闻所未闻。
心惊却不慌!他们南汉守军可不是吃素的,作为南汉最强战力的边军,他还有拿手好戏。
浮桥浮桥快速搭建之际!
植廷晓冷笑挥动令旗,上游突然漂下了数十艘火船。
裹着沥青的烈焰如同饥饿的猛兽,快速滑动,冲向了桥中,瞬间吞噬了一座浮桥。
冲天的火光映红了整个战场,也照亮了士兵们决绝的脸庞。
在这片火海之中,永定军先锋校尉王猛率领一队死士奋不顾身地泅渡登岸,抓住一块木板向着岸上泅水。
一座浮桥被毁。
他们面对的是敌人如林的枪阵和无情的箭雨!
但每一个人都怀抱着必死的决心。
谢彦质迅速挥动旗帜,拆掉重建。
后方又一队工兵冲了上来,几十丈宽的江面上,又一支后备队冲了上来。
两座木桥,两座船板桥,同时向前搭建。
植廷晓也万万没想到,永定军才刚一交战就发动了最强的攻击,没有丝毫的试探和摸索,几乎瞬时间发动了全军猛攻。
岭南各地虽有河流,船只但是远不如江南地区长江淮河,水势浩大,所谓水军不过是三十艘楼船和八十艘小舟。
浮桥搭建至河中央的那一刻,贺江西岸响起战鼓。
江心处突然传来龙吟般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