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25章 因为我在(1 / 2)

“你准备如何处置我二人?”李裪话音刚落,金宗瑞的目光便如两道锐利的寒芒,死死地盯住朱高煦。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紧张与决然,仿佛要将朱高煦的每一个表情变化都洞察于心。

在金宗瑞心中,自己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然而,三王子李裪却如同他心中最珍视的宝物,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三王子跟着自己糊里糊涂地死去。此时此刻,他已经暗暗做好了准备,只要朱高煦能网开一面,放过三王子,那么无论自己遭受何种羞辱,他都甘愿承受,毫无怨言。

金宗瑞的双拳紧紧握着,以至于指甲都深深地插入了手掌之中,可他却浑然不觉。此刻的他,满心都是对三王子的担忧,身体因紧张和愤怒而微微颤抖着。在这偌大的房间里,他感到自己势单力薄,犹如沧海一粟。面对朱高煦这样的人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无力反抗,除了默默等待朱高煦最后的审判,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任何办法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回想起之前,金宗瑞一直以为那个陈护卫就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自己和三王子在其面前几乎毫无逃脱的可能。可当得知朱高煦的身份后,他才彻底明白,与朱高煦背后所代表的势力相比,他们两人就如同蝼蚁一般渺小,根本没有丝毫逃离的希望。这种无力感,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即便如此,他心中保护三王子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在高丽王朝这片土地上,朱高煦在大明的事迹早已经广泛传开。毕竟,他可是当世唯一一个达到宗师境界的高手,如此超凡的实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高丽和大明两地商人在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话题。大家对他的实力既敬畏又好奇,各种关于他的传闻在人群中不断流转。

这时,只见朱高煦脸上浮现出一抹轻笑,他轻轻拍拍身旁朱瞻墨的肩膀,脸上带着和颜悦色的神情,缓缓说道:“也不想怎么样,我看这小子和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看起来也机灵,那就给我儿先当个书童玩伴吧!”他的语气看似随意,却仿佛已然做出了不容更改的决定。

“什么!不行!”朱高煦的话音刚一落下,金宗瑞便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直接惊呼出声。在他心中,三王子身份尊贵无比,乃是高丽王朝未来的希望,怎么可能去给别人当一个区区书童呢?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若是真的如此,往后即便李芳远能够重新夺回王位,高丽王朝也必定会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若是仅仅让自己受点委屈,为了三王子的安危,金宗瑞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可如今要让三王子去委曲求全,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在他的信念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哪怕与朱高煦拼个鱼死网破,他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金宗瑞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墨,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他语气激昂,言辞铿锵有力地说道:“我高丽王朝虽然称不上强大无敌,但也绝不是任人随意欺负的软柿子!三王子身份何等高贵,他身上承载着我们高丽人的骄傲与尊严,就算是死,也绝不可能答应去给别人当书童,这种屈辱之事,我们高丽人绝不能接受……”

“好,我答应!”金宗瑞的话还没说完,一道清脆却又透着稚嫩的声音,突然从旁边响起。

金宗瑞惊愕地转过头,只见一脸认真的李裪正站在那里。他整个人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僵住,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他实在无法理解,三王子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就答应了这样的事。

金宗瑞的嘴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艰难地吞咽了几下口水,还是忍不住眉毛高高挑起,满心疑惑与焦急地开口问道:“三王子,您这……”

李裪一脸平静,目光坦然地直视着金宗瑞,随后无奈地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除了答应,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他的声音虽然稚嫩,但话语中却透着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与无奈。

金宗瑞的脸上顿时浮现出失望的神情,在他的观念里,身为王室之子,一言一行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王室的尊严。在这种绝境下,宁死不屈,保留最后的体面,才是王室应有的风范。他之前只看到这孩子聪明伶俐,却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竟被他视为“软骨头”。金宗瑞满心的失望与无奈,忍不住缓缓摇了摇头。然而,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李裪那稚嫩的脸庞上时,又不禁释然了。是啊,对方还只是个孩子,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又怎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呢?

“先生,此刻我父王的情势也不太好,就算我们拼尽全力找过去,又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呢?况且,听二皇子刚刚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们显然也准备前往高丽东北部。您也清楚,现在这世道乱得像一锅粥,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就我们两个,又没什么足够的自保能力。与其在这乱世中盲目奔波,还不如暂且跟着他们,说不定往后能瞅准机会,我们再想办法离开。”李裪见金宗瑞一直沉默不语,便耐着性子,轻声细语地劝导起对方来,那模样,仿佛一个小大人在分析着局势。

“啊?”金宗瑞听到李裪这话,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心里一紧,下意识地用余光偷偷瞥了眼朱高煦,只见朱高煦正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金宗瑞心里直发慌,赶忙又朝李裪挤眉弄眼一番,那表情仿佛在说:“我的小祖宗啊,这些话怎么能当着朱高煦的面就这么直白地说出来呢?这不是把咱们的想法都暴露了嘛!”

朱高煦也着实被李裪的这番话给逗乐了。他心中暗忖,这娃的胆子可真是够大的,完全没把自己这个手握大权的人放在眼里啊。不过,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这孩子是心里明白,自己那些小心思根本藏不住,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大大方方地直接说出来。

但朱高煦也没打算去深究对方这点小心思。在他看来,这两人一旦落入自己手中,就如同被困在笼中的小鸟,他就不信,对方还能有逃离的机会。毕竟,自己的势力和手段可不是吃素的,

金宗瑞一直偷偷观察着朱高煦的表情,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般怦怦直跳。当看到朱高煦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生气的迹象后,他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了地。然而,毕竟朱高煦这个当事人就站在现场,他可做不到像李裪那般理直气壮。此刻,他说话的时候还是难免有些心虚,干巴巴地挤出几个字,点点头说道:“那先听三王子的。”

与此同时,金宗瑞心中又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暗自想到:三王子果然还是那个天赋异禀、天纵奇才的孩子啊,刚刚是自己误会他了。他小小年纪便能如此沉着冷静地应对眼前的困境,想出这样的权宜之计,实在是让人佩服。

“你们商量完了?”朱高煦慵懒地打了个哈欠,那模样仿佛对眼前这两人的讨论兴致缺缺,但紧接着,他便毫不留情地对两人发起打击:“不过给你们两人提个醒哈,到了我朱高煦手中的人,还从来没有能逃出去的,你们还是趁早打消逃离的念头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仿佛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还有,现如今李芳远已经只剩下高丽东北一小块领地,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彻底赶出高丽了,他根本没有任何复国的希望,你们也趁早死了这条心吧!”朱高煦继续说着,言语中满是对李芳远势力的不屑。

金宗瑞听着朱高煦的话,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只能默默地低下脑袋。他对朱高煦的这些话,那是一个字都不想听,可现在形势比人强,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连打断朱高煦的勇气都没有,只能将这份屈辱和愤怒默默地咽进肚子里。

朱高煦依旧自顾自地滔滔不绝,那神态仿佛在进行一场不容打断的演讲:“你说说高丽王朝有什么好的?眼界可得放宽些啊!先不说这世界广袤无垠,大得超乎想象,就拿咱们所处的亚洲来说,大明也不过只是亚洲这七大洲之一版图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高丽呢,这么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连在世界舞台上被提及的资格都没有。在高丽人眼中,大明已经是可望不可及的庞然大物了,更别提外面那广阔得难以想象的世界。你看看,就算你现在是高丽国王又怎样?不过是统治着一个弹丸之地罢了,有什么好留恋不舍的呢?还不如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辅佐我家小墨。说不定哪天小墨心情一好,随便赏赐给你两块土地,那面积都比整个高丽王朝还要大呢!”

“等等,什么世界七大洲?”金宗瑞听到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汇,瞬间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完全忘记了朱高煦刚才对自己国家的侮辱。他的注意力如同被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全部聚焦在了“七大洲”这个新名词上。在他那传统且局限的认知里,世界的模样不过是自己所熟知的周边区域,如今突然听到还有“七大洲”这样的说法,心中满是震惊与好奇。

朱高煦瞧见金宗瑞这副模样,并没有正面回答他关于“世界七大洲”的问题,而是话锋一转,继续对金宗瑞展开蛊惑:“你们这些文人,寒窗苦读几十年,日夜与诗书为伴,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功成名就,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被后人传颂吗?现在,我就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更为广阔、更加宏大的舞台。在这里,你所能施展的抱负、所能取得的成就,将远远超出你在高丽这个小地方的想象。如此难得的机会摆在眼前,你真的就一点都不动心吗?”。

见金宗瑞眼神呆滞,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显然是被自己抛出的话给深深震撼到了,朱高煦心中暗喜,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又加了一把力,继续诱惑道:“你好好想想啊,等到时候我们朱家拿下整个世界之后,那可是开天辟地的大功绩。而在这辉煌的历史篇章里,记着其中有你金宗瑞的一份功劳,甚至为你塑像,让你的名字流传千古,受万代敬仰,这种感觉,不爽吗?想象一下,后人提到你的时候,无不赞叹你的智慧与功绩,那将是何等的荣耀!”

说实话,金宗瑞此刻内心就像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翻涌起惊涛骇浪。朱高煦描绘的这幅蓝图实在是太过诱人,对于任何一个渴望青史留名、建立不世之功的人来说,都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那是一种站在世界巅峰,俯瞰众生的荣耀,是无数人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境界。

然而,就在金宗瑞几乎要迷失在这美妙幻想中的时候,他不经意间瞥见了旁边的李裪。李裪那坚定的眼神,仿佛一道清醒的光芒,瞬间让金宗瑞从虚幻的美梦中惊醒。金宗瑞心中一凛,随即咬了咬牙,语气坚决地说道:“我金宗瑞读书十几年,只为了报效自己的国家,让我高丽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的志向从未改变,也不会因外界的诱惑而动摇。”

金宗瑞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朱高煦轻飘飘两句话就给骗得晕头转向的。毕竟,先不说朱高煦描绘的宏伟蓝图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他也实在怀疑,朱高煦真的有那个能力将征战全世界吗?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相比之下,还是跟着李裪,努力实现复兴高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似乎更容易一些,也更切实际。

对此,朱高煦可丝毫没有给金宗瑞留情面,他不屑地撇了撇嘴,毫不客气地说道:“可拉倒吧你!少在这跟我讲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我就问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干?你要是目光仅仅只是盯着一个小小的高丽王朝,那我倒要好好考虑考虑,究竟需不需要你这样的人了。眼界如此狭小,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的!”

朱高煦可不管金宗瑞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金宗瑞顿时被朱高煦这番话怼得语塞,心里就像被点燃了一团火,又急又气,同时也被深深激到了。他的内心再次陷入了激烈的纠结之中。一方面,朱高煦描绘的外面那广阔的世界,以及可能获得的无上荣耀,像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吸引着他想要跟着朱高煦出去闯荡一番,去看看那未知的天地究竟是何等模样;可另一方面,对于那完全陌生的未知世界,他又不可避免地感到彷徨与恐惧,毕竟那意味着要抛弃熟悉的一切,踏入一个充满变数的领域。除此之外,高丽的百姓更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他实在放心不下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黎民。

就在金宗瑞和朱高煦激烈对话的时候,一直表现得古井无波的李裪,眼神也终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李裪以往从未听闻过“七大洲”这种新奇的说法,对于大明朝,他也仅仅知道那是高丽王朝的朝贡国,国力远远胜过高丽。但具体大明究竟强大到何种程度,外面的世界还有哪些未知的奥秘,他一无所知。

此刻,李裪的眼睛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一闪一闪的,里面满是对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与金宗瑞不同,身为王室成员,李裪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贵族,如何治理国家。这样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一旦眼界被打开,内心的野心便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迅速生长。所以,当听到朱高煦提及外面那广阔无垠、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时,他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心中燃起了对探索未知、追求更大成就的熊熊火焰。

李裪努力平稳下内心激动的心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缓缓开口问了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那我高丽国民会怎么样?我父王的结局又会怎么样?”此刻的他,虽然年纪尚小,但身为王室成员,从小被培养的责任感使得他在面对如此局势时,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国家的百姓和父王的命运。毕竟,在这动荡的局势下,他如今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小的“统治者”了,对于自己统治下的百姓,怎能不关心呢?

朱高煦看着李裪,见他一脸认真,也收起了之前的戏谑,同样非常认真地说道:“你父王是活不成了。你要明白,只要他还活着一天,高丽王朝就永远别想真正落入我们手中。只要他存在,地方上就永远无法安宁,我可不想每年都花费精力去镇压你父亲发动的叛乱。”朱高煦的语气平淡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

在朱高煦看来,李芳远若是侥幸活下来,以他的性格和过往的经历,必定只有走向一条永无止境造反的道路。先不说像李芳远这样称霸一方的霸主,根本无法接受从高高在上的地位跌落谷底的滋味,单单是他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残部,也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他们暗中相互勾连,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新的叛乱,搅得整个高丽不得安宁。所以,为了彻底掌控高丽,李芳远的存在必须被消除,这是朱高煦基于局势做出的冷酷判断。

对此,李裪其实早有心理准备。短暂的沉默两秒后,他只是神色僵硬地点了点头,随后强忍着内心复杂的情绪,继续问道:“那么我们高丽的百姓呢?”此刻的他,满心担忧着百姓的命运,在父王几乎已无生机的情况下,高丽百姓成了他唯一的牵挂。

一旁的金宗瑞见状,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要为李芳远求求情,毕竟李芳远是他一直忠心侍奉的君主。可话到嘴边,他又看了看李裪,意识到如今李裪才是主事之人,而且以当前的局势,自己就算开口求情也只是徒劳无功。无奈之下,他只能缓缓闭上嘴巴,眼神中满是失落与无奈。

“高丽百姓嘛!”朱高煦故意咂了咂嘴,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话锋一转,反问一句:“你们知道我们将扶桑攻打下来之后,扶桑百姓的结局吗?”他目光在李裪和金宗瑞身上游移,似乎在等待着他们的反应。

“扶桑被你们攻打下来了?”李裪的一张小脸瞬间写满了震撼,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可置信地看着朱高煦。在他的认知里,扶桑虽不算强大,但也绝非轻易能被攻克的。如今听到这个消息,着实让他大为震惊,内心的波澜再次被激起。

扶桑与高丽相邻,在过往的岁月里,双方有着不少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只是后来听闻扶桑那边政权更迭,换了新的君主,自那之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双方的往来逐渐减少,直至彻底停止。

李裪年纪尚小,王宫之中的事务,大人们自然不会与他商议,尤其是这类涉及他国政治变动的大事。所以,李裪当时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只当作是寻常的外交变化。然而,此刻听到朱高煦轻描淡写地提及已将扶桑收入囊中,他着实吃了一惊。原本平静的认知世界,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层层涟漪。他怎么也没想到,朱高煦竟在众人毫无察觉之时,完成了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

不仅是李裪,就连金宗瑞,此刻大脑都陷入了短暂的停滞,有些无法运转。之前,金宗瑞倒是听闻过一些关于扶桑出事的流言蜚语,可那时,他只当是毫无根据的笑话听听而已。毕竟,一个历经岁月沉淀的王朝,有着自己的根基与底蕴,怎么可能说消失就消失呢?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可如今,面对朱高煦如此笃定的言辞,金宗瑞整个人呆若木鸡。细细想来,扶桑与高丽王朝的国力在伯仲之间。既然朱高煦能够轻而易举地拿下扶桑,那么照此推断,高丽王朝似乎也难逃同样的命运。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浮现,金宗瑞顿时感觉如坠冰窖,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他仿佛已经预见了高丽王朝未来的悲惨结局,满心的恐惧与无助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彻底淹没。

看到两人脸上那震撼到近乎呆滞的表情,朱高煦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满足感。他暗自庆幸,还是自己安排的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在攻打扶桑的过程中,基本没放出多少活人出来,这才使得外界对于扶桑那边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

虽说高丽这边的高层或许通过一些隐秘渠道知晓一些详情,但像金宗瑞这样一介书生,以及李裪这样年纪尚小的孩子,自然是无从了解这些复杂且机密的事情。

“二皇子是如何处理高丽百姓的?”金宗瑞注意到那边陈远脸上流露出一脸不屑的表情,心中没来由地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嘴唇微微颤抖,带着一丝苦涩,艰难地开口问道。

朱高煦见状,缓缓伸出手掌,动作缓慢且刻意,将手掌置于脖子处,然后横着用力一划,脸上随即露出一副残忍至极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来自地狱的恶魔。他语气冰冷地说道:“很简单,杀!”声音不大,却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金宗瑞和李裪的心上。

金宗瑞听闻此言,顿时感觉手脚一阵冰凉,仿佛血液都在瞬间凝固。他的眼珠子瞪得老大,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难以置信,嘴唇哆嗦着,结结巴巴地开口:“都……都杀了?屠国?”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一个国家的百姓,就这样被朱高煦轻描淡写地判定了死刑,这简直是灭绝人性的行为。

对于扶桑的人口数量,金宗瑞虽没有确切概念,但他心里明白,扶桑人口定然比高丽王朝多不少。他估摸自家高丽王朝的人口大概在六百多万到七百多万之间,而扶桑,很可能都接近千万了。倘若如朱高煦所言,扶桑人真的已被全部屠杀,金宗瑞光是想象那副场景,就觉得毛骨悚然,实在不敢相信如今扶桑的土地上会是怎样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

见金宗瑞额头直冒冷汗,面色如土,朱高煦嘴角微微上扬,迈着悠闲的步伐,缓缓走动两步,来到金宗瑞身旁,伸手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看似亲昵地说道:“跟你开个玩笑,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杀完?”

金宗瑞刚刚着实被朱高煦那番残忍的话语吓得不轻,整个人还沉浸在巨大的恐惧之中,一时竟没有注意到朱高煦的手已搭在他的肩膀上。他下意识地伸手摸摸额头上不断渗出来的汗珠,长舒一口气,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二皇子可吓坏我了,我就说二皇子并不像是那种嗜杀之人!”此刻的他,满心以为朱高煦只是故意吓唬自己,紧张的神经也随之稍稍放松了些。

可金宗瑞显然放松得太早了。他话音刚落,就听到朱高煦那慢悠悠的声音仿佛恶魔的低语,在耳边骤然炸响:“是没有都杀完,女人全部留下了,男人则是送到澳洲去给我们挖矿赚钱,哦,对了,三五岁的孩子我们倒是没有杀害,毕竟我们也心善,放他们一马吧,还有一些躲在山沟沟里的或者是逃掉的扶桑人,不过这个你不用管,他们逃不了几年的。”

金宗瑞下意识地一转头,瞬间对上朱高煦那阴恻恻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来自地狱的狰狞面容。他顿时吓得全身一激灵,只感觉嗓子眼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想要说些什么,喉咙却像是被扼住一般,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心中的恐惧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此刻的他,满心都是对朱高煦残忍行径的恐惧与愤怒,却又深知自己在这强大的恶魔面前,毫无反抗之力。

“二皇子为何要如此残暴?若是拿下我高丽王朝之后,我高丽王朝的百姓也会是同样的下场吗?”李裪的声音适时响起,只是此刻,他已没了刚刚那般从容淡定。话语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颤抖,就连站在远处的陈远,都清晰地捕捉到了李裪话语里的这抹颤音。不难听出,李裪内心的恐惧与担忧已如决堤之水,难以抑制。

朱高煦缓缓将目光投向李裪,脸上浮现出一抹看似和煦的笑容。然而,此刻在李裪眼中,这笑容却没有丝毫的温柔,反而透着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寒意。

朱高煦轻轻摇了摇头,像是在耐心解释,又像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当然不一样,扶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国,竟敢胆大包天,杀害我大明的使臣,你说这等行径,我们能忍吗?本来一开始,我们想着只是前去给他们点教训,让他们知道天高地厚便可。可谁能想到,扶桑这群人狼子野心,不仅不知悔改,竟然还妄图染指我大明的国土。既然他们如此不自量力,那就不要怪我们下手不客气了。”

实际上,真实的原因朱高煦又怎会轻易跟这两人道出。反正如今扶桑已然灭国,死无对证,一切还不是任凭他信口胡诌?随便编个理由,既能搪塞过去,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威慑眼前这两人,何乐而不为呢?

李裪和金宗瑞两人听了朱高煦的解释,竟没有丝毫怀疑。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汉人王朝的行事风格向来如此。他们听闻过不少类似的事情,曾经就有汉人王朝为了灭掉某个小国家,故意派遣使臣前往该国,做出一些挑衅之举,也就是所谓的“作死”行为。如此一来,待小国家有所反抗,杀害使臣后,汉人王朝便能以此为借口,师出有名地发动战争。正因如此,高丽王朝在面对大明使臣时,那可是恭敬到了极点,甚至如同供奉祖宗一般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怠慢。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