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要在大湾扩军,水师二营的兄弟瞬间就沸腾了,这分明就是大小姐给他们把家乡那些穷亲戚拉进来的天赐良机啊!
虽然水师二营纷纷出动各自回到家乡去拉穷亲朋过来,但大湾的招兵标准可从未降低,仅在前几日,一口气就招募了三百多,这些大多数都是熟练的水手,至于出身,简直是五花八门,不少是被打散的海盗,有的是渔民,有的商船水手,也有老实良民。
按照李俊业初衷,肯定只招良民,这些海盗之类肯定拒之门外,可架不住的是水师是技术兵种,并不是像陆军一样,发一支火枪,训练几日,就能上阵杀敌。
如果走常规的练兵方式,让他们产生战斗力需要很久,与当前迫切的军事压力相比,李俊业不得不妥协,虽然这些人或多或少有不少恶习,但起码不用经过漫长的训练,属于招之即来,来之即战的人群。
这些人大量的加入,短期内肯定会给水师营带来不少的麻烦,只要严明军纪,秉公执法,李俊业相信登莱镇这个大熔炉,给予适当的时间,会将他们淬炼成真正的军人。
鉴于大湾还有丰富的自然馈赠,李俊业决定采用赊给船只,渔具的方式,组织一支专业的捕捞队,捕获的鱼虾不仅能给大湾居民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补给,还能节约大量的粮食。
有登莱的海量的廉价食盐供应,在天冷的季节,还可以组织大量的远洋捕捞,制作耐于保存之类的鱼干售卖各地。
至于其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李俊业决定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是继续鼓励移民大湾,为了扩大宣传,李俊业还让所有的四海商会分号,在各自城市附近做宣传,对于没有盘缠的居民,各地四海钱庄还会免费组织他们前往各处登船点。
只不过这样的方式肯定能吸引大量的移民,但短期内大湾生产的粮食,大部分要在大湾本地使用了,能运往登莱地区的寥寥无几了。
再鼓励移民的同时,李俊业还决定采用竞价外包的方式,将大湾开垦伐木等事务通过竞价外包的方式,给各地商人,相对于这些商人是包工头,根据产出和大湾结算银两。
这种方式虽然花钱,但是商人带来的将会是纯劳力,不仅能加快大湾的开发,与拖家带口的移民相比,还能给大湾节约不少粮食。
目前的大湾建设虽然需要砸银子,但好在大湾还有一项别的出产,那就是木材,大湾遍布都是森林,又是一个岛,木材运输便捷。
而北方地区到处缺得就是木材,所以大湾的出售的木材也能为大湾提供不小的收益。
至于缺船的问题,李俊业让水师营除了缴获的四艘战舰之外,其余都当运输船跑起来,这些军舰停在码头闲着也是闲着,水手的军饷还得照样支付,当运输船用的同时也可以当做练兵的一种方式。
至于那四艘风帆战舰,训练时也往往去往人迹罕至的外海,停驻时会进入一个神秘的港湾,保密工作做的斐然,李俊业要把他们当做杀手锏来用。
……
作为这一切安排之后,李俊业在大湾没有享受几天安宁的日子,忽然一封急报如晴天霹雳一般传入大湾,济南,德州,登州、莱州等地四海钱庄全部面对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挤兑风波。
四海钱庄的运营一直好好的,突然发生这样的挤兑事件,难免让李俊业怀疑幕后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