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帮他们解开绳索,扣押武器之后,派人全部送他们回高丽。”
杨大一百个不愿意的帮他们揭开绳索
李俊业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有深意的,虽然高丽王李倧无能忘恩负义。
但高丽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明末时期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把大明当做母国,真的是高丽朝野上下主流的想法,连高丽宣祖大王都说和大明的关系“义则君臣,恩如父子”。
李倧在南汉城降清之后,高丽朝堂上甚至出现了罢官归隐潮,朝臣们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不满。
尤其是高丽人文化上和大明一脉相通,同样被把建奴视为野蛮人,称之为虏,被野蛮人统治他们也难以接受。
虽然李倧并主动上并没有亲向建奴的想法,但在当时明朝和高丽眼中中都是无能、自私、忘恩负义的行为。
所以在高丽李俊业其实是可以打亲情牌的,始终占据大义,团结高丽的亲明派,日后攻略高丽那就要轻松多了。
并且这些人只不过是地方部队而已,并非是精锐,就算放这些人回去,也改变了双方多少势力,明军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困难,留在济州岛还要浪费不少粮食。
在崔文翰这些人被押下船的时候,李俊业的亲兵还故意划着小船,带他们在明军水师的停泊地转了一圈,转完之后崔文翰把他十八代祖宗全部拜了一遍,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抵挡到底,不然早已身为粉齑。
上岸之后,明军果然信守承诺,将他们在济州俘虏的船拿出几条,还给每日发了三日的干粮,洁净的饮水,崔文翰等人就这样坐着原本属于自己的船踏上了去往高丽的海路。
决定放了这些人后,李俊业也下了旗舰乘风号,他决定到济州岛看看。
这是李俊业第一次来到济州岛,上岛之后就被岛上无限风光所吸引,转了一圈之后,李俊业终于知道元朝为什么隔着这么远到孤悬海外的济州岛来放马。
济州岛虽然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纬度比较高,气候温和而又不寒冷,马是温带动物,并不适合在南方放养,济州的气候仿佛是专门为牧马而生的,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极利于马匹存活和活动。
济州岛是一座火山岛,以汉拿山为中心,汉拿山半山腰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为牧马提供天然的牧场,因是火山岛的原因,土地肥沃,降水充沛,也极利于牧草的生长。
又是一个海岛,马匹放岛上一放,连放牧的人都不需要,马匹保证跑不了。
这里简直就是天选养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