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事情并未闹出多大的动静,主要的原因也是李纨名声不显。
自从贾珠去世之后,哪怕是荣国府对外的活动李纨都从未参加过。
所以荣国府宣布李纨‘病逝’的消息,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动静。
也就一些人感叹可惜,毕竟儿子才刚中状元,这还没好好享受尊荣呢人就没了。
而李纨刚进入东宫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她的身份有些尴尬,生怕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眼光。
只不过李纨显然想多了,在东宫内可不存在这样的人。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眨眼间就到了一重大时刻,那就是禅位大典。
这件事秘而不宣,但某些官员是可以提前知道的,比如说礼部的官员。
他们要是不提前知道的话,如何去筹备呢?
只不过随着礼部筹备的动静越来越大,渐渐地很多官员也发现了这件事。
“这,难道太子殿下要登基了?”
“陛下还正值壮年,难道说是禅让?”
“可这不太好吧,毕竟当初太上皇也是禅让,二龙同朝可是让我大周混乱了十余年呢。”
一些年老的官员有些忧心,毕竟当初就是太上皇禅让,而后重新站出来争夺权利,导致大周朝堂混乱从而生出了那么多的乱子。
如今太上皇都还在呢,乾元帝就要禅位了,这怕不是要闹出更大的动静来。
只是某些官员嗤笑一声,对着那些忧心的人道。
“那能一样吗?太子殿下可不是当初的陛下,大周九成的军队在太子殿下的直接掌控中。”
“兵部,户部,工部,吏部等等,都是太子殿下的心腹所掌握,现如今的太子殿下之权势,与皇帝并无差别。”
众多官员深以为然,所以禅位之后乾元帝再出来争权夺利的话,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说得难听一些,就算是现在的乾元帝也没有资格与赵镇争锋。
当然没有乱子是最好的,否则的话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皇室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可以引起大动荡。
赵镇即将登基称帝,这最开心的人当然是贾家,薛家等等了。
因为只要随着赵镇登基,贾探春成为皇后,林黛玉成为贵妃,薛宝钗成为四妃。
无法想象四大家族会有多么辉煌。
首先是贾家,贾探春便是贾家女,然后林黛玉还是外孙女,薛宝钗也是亲戚。
可以说赵镇登基得到最多好处的便是贾家。
哪怕是王家也在其中获利颇丰,毕竟薛宝钗乃是王子腾的亲外甥女。
总而言之赵镇登基称帝最期待的人便是开国勋贵集团了。
谁让赵镇当初缔造出来的显圣勋贵集团都年轻,家中并无合适年龄的女子入宫呢。
因此目前赵镇的后宫里面,都是出身开国勋贵的。
哪怕是林如海,身为贾家的女婿,虽然现在是文官阵营,但还是与开国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只是随着赵镇即将登基称帝,某些人就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倒不是想搞事情,而是想从这件事中多获得一些好处,争取让家族更上一层楼。
荣国府荣禧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