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2章 齐聚京城(1 / 2)

1743年八月底,京城的水泥街道蒸腾着暑气,自行车的铃铛声与马蹄声交织回响。

头戴瓜皮帽的报童挥舞着油墨未干的《中华日报》,在水泥路上边跑边喊。

\"号外!号外!华人运动会九月初九重阳盛大开幕,全球华人健儿将齐聚京城!\"

自行车穿梭如织,车筐里塞满印着运动会徽标的传单,引得街边茶馆的茶客们纷纷放下盖碗探头张望。

街角\"中华服装公司\"的雕花木门大开,两盏巨大的风灯将店铺照得亮如白昼。

模特身上的改良旗袍与中山装在烛光下泛着柔和光泽,几位身着西装革履的纨绔子弟挤在门口议论纷纷,其中一人晃着手中报纸。

\"《中华日报》说了,开幕式颁奖嘉宾都得穿这家的新式华服!\"

话音未落,一辆装饰华丽的双驾马车\"哒哒\"驶过,车厢外贴着的运动会倒计时海报被夜风掀起边角——\"距华人运动会开幕还有十日!\"

远处,苏禄国运动员好奇地盯着街边店铺门楣上的金字招牌。

南掌国使团载着香料的马车缓缓而行,马车上的红绸与运动会彩旗一同在夏风中飘扬。

琉球国健儿推着装满参赛物资的人力三轮车,车轮碾过水泥路面发出\"咕噜噜\"的声响。

蒙古使团的皮靴踏过冰凉的水泥街道,几位裹着狐皮帽的老者攥紧经筒,浑浊的眼睛里映着青砖墙上贴满的运动会海报,那些身着新式服装、身姿矫健的运动员剪影,与记忆中京城模样大相径庭。

街角茶馆飘出酥油茶的香气,却混着烤面包的甜腻。

几个头戴珊瑚坠的藏族骑手翻身下马,望着街道尽头三层高的飞檐楼阁发怔——雕花窗棂间垂落的不再是粗布帘,而是西洋传入的蕾丝纱幔。

醉仙楼二楼雅间内,鎏金兽首香炉飘出龙涎香,与杯中琥珀色琼浆的醇厚气息交织缠绕。

蒙古王公们围坐在紫檀圆桌旁,白玉盏里盛满的正是\"皇家御酿珍藏版\"——此酒由皇家一号公司特供,酒瓶封口处火漆印着蟠龙徽记,彰显着尊贵的皇家背景。

科尔沁部首领阿喇布坦转动着翡翠扳指,端起玉盏轻嗅:\"这酒的来头可不小,听说酿造秘方藏在紫禁城地窖,连御膳房都只分到小半。\"

阿喇布坦话音未落,土谢图汗部首领察珲多尔济已仰头饮尽杯中酒,琥珀色酒液顺着络腮胡滴落。

\"难怪民间炒到三千银元!皇家一号的招牌往这一摆,便是有价无市的稀罕物。\"

札萨克图汗部首领旺舒克重重拍案,震得鎏金酒壶嗡嗡作响。

\"去年我派人去京城求购,掌柜的直摇头——别说银子,就是拿十匹汗血宝马都换不来半瓶!\"

说着摸出雕花红木盒,盒面烫金印着\"中华香烟\"。

\"这烟也是皇家一号的手笔,五百银元一条还供不应求,听说宫里娘娘们都拿它当赏品。\"

烟雾缭绕间,赛音诺颜部首领策棱抚过腰间康熙年间御赐的银刀,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

\"诸位,中华皇帝推行新政,确是惠及草原。上月我遣人南下,从草原到山西,石板与土路交替,颠簸难行。

但一入山西境内,那崭新的水泥路直通京城,锃亮如镜,马车碾上去稳当得很,再不像从前一路颠得人骨头散架。”

车臣汗部首领巴布却猛地将酒杯砸在桌上,震得酒水溅出。

\"策棱老弟,莫要被眼前好处迷了心智!朝廷看似修路造福,实则野心勃勃!

上一章 目录 +惊喜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