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3章 新式官服(2 / 2)

\"迂腐!\"弘历猛然掀翻案头奏折,抓起新式官服甩向阶下,铜扣撞击青砖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们死守祖宗成法,却不知变通!宽袍大袖行动拖沓,跪拜时动辄绊倒,批阅文书要撩起袍角,骑马乘车更是累赘不堪!

如此服饰,如何应对瞬息万变的政务?且这新式朝服并非无尊卑之分!\"

弘历抬手示意太监捧出不同样式的服制,目光如炬扫过群臣。

\"一品至三品,领结用赤金线绣流云纹,革带扣头雕螭龙戏珠,四品至六品,改用藏青丝线绣水波纹,扣头刻松鹤延年,七品以下,则以素色棉麻为料,扣头仅饰简单回纹。

文臣领结绣书卷、墨砚,武将绣兵戈、盔甲,细微之处皆藏等级之序!\"

弘历说着,抓起一件官员常服用力展开,\"你们看这内衬暗袋,可藏密信舆图,这束腰设计,行动坐卧皆不受限,不比那宽袍大袖强上百倍?\"

礼部侍郎顾廷仪抢步出列,官服上的仙鹤补子微微颤动。

\"臣附议!旧制官服看似威严,实则弊端重重。

臣每日处理文书,宽大袖口常扫翻墨砚,随驾出行时,补服下摆缠住马镫,险些酿成大祸。

新式官服修身利落,暗袋可放奏折,革带便于携带火折等物,实乃办公利器!

且皇上在细微处严守礼制,既保尊卑有序,又合实用之道!\"

\"实用?简直本末倒置!\"赵启铭涨红着脸嘶吼。

\"我朝以礼治国,服制关乎天道伦常。

若官员皆着相似服饰,百姓如何分辨贵贱?长此以往,必生僭越之心!\"

赵启铭转身面向满殿群臣,挥舞着笏板:\"诸位大人,难道要看着祖宗传下的礼制,在我们手中毁于一旦?更何况这是动摇满人根本的祸事!\"

果亲王允礼摘下缀满宝石的冠冕,银须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皇兄上思虑深远!海外华人虽改服饰,仍以盘扣、立领彰显华夏血脉。

我朝新服既取西洋之长,又在领结、纹饰上严守礼制,正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典范!

如今全球华人齐聚京城,若我等仍穿着臃肿袍服,如何展现大清革新气象?满人根基在于骑射武艺,而非一件衣裳!\"

梁国治突然瘫坐在地,涕泪纵横:\"亲王殿下,当年剪辫令已让人心惶惶,如今再改服制,只怕天下大乱啊!

满人失去传统服饰,就像断了根的大树!\"他转向弘历,重重叩首:\"恳请皇上收回成命,莫要让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够了!\"弘历猛地起身,龙袍上的金线蟠龙随着动作泛起冷光。

\"朕推行新政,就是要让大清跟上时代!看看你们的蟒袍——\"弘历指向张廷玉,\"遇风便飘,遇水则沉,如何应对紧急军务?

新式官服采用耐磨呢料,暴雨不浸,荆棘不伤,这才是治国安邦的衣裳!大清若只靠服饰维系根基,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内阁首辅张廷玉终于上前一步,蟒袍下摆扫落阶前烛火。

\"臣以为,皇上所谋深远。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终成霸业。

今我朝改制,亦是因时而变。

新式官服既存华夏衣冠之魂,又有西洋服饰之利,细微处更严守等级,实乃中兴之兆。

大清根基在军强国安,不在衣袂宽窄!\"张廷玉扫视着争执的群臣,\"难道我们要抱着旧制不放,看着大清在故步自封中衰落?\"

殿内陷入短暂的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弘历缓缓坐下,转动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朕意已决。

明日早朝,所有官员必须身着新服,胆敢抗旨者,革职查办!\"

弘历的目光扫过阿克敏、赵启铭等人苍白的脸,\"记住,顺应时势者昌,墨守成规者亡。

这新式官服,不仅是衣冠之变,更是我大清迈向强盛的开端!\"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