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绸如惊鸿般飘落,绣着五爪金龙的玄色龙旗裹着赤金云纹,在晨光中舒展身姿。
蟒纹流苏随着旗面攀升簌簌作响,赤金线绣就的龙目仿佛活了过来,俯瞰着屏息凝神的万千臣民。
前排的老者率先反应过来,颤巍巍地撑起身子,佝偻的脊背努力挺直,年轻书生们也纷纷起身,目光中满是震撼与好奇。
\"这乐声配这龙旗,当真是绝了!\"不知谁喊出一声,瞬间引爆全场。
鬓角染霜的老者颤抖着抚摸胸口,喃喃道:\"这战歌一起,仿佛又见当年先祖开疆拓土的威风!\"
年轻书生握紧腰间玉佩红了眼眶,对身旁同窗叹道:\"金鼓齐鸣,龙旗猎猎,华夏的精气神都在这曲乐、这面旗里了!\"
连藩属国使者也不自觉挺直脊背,望着那在乐声中扶摇直上的旗帜,恍惚间竟生出膜拜之感。
当战歌推向高潮,龙旗稳稳升至杆顶,猎猎作响的旗面将\"受命于天\"的气势铺满整个场馆,不少人抹着眼泪相视而笑——这激昂的旋律与飞扬的龙旗,恰似一把火,点燃了每个人心中沉睡的豪情,更将千百年的华夏魂魄都融在了这一场视听的盛宴之中。
礼乐声戛然而止,余音仍在穹顶盘旋震颤。
全场臣民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中,胸膛随着未平的呼吸剧烈起伏,耳畔仿佛还回响着战鼓的轰鸣与龙旗猎猎之声。
有人攥着衣襟红了眼眶,有人无意识地抚掌,连藩属国使节也怔怔望着半空未散的白鸽,方才帝王的威严与礼乐的磅礴,早已将\"华夏\"二字烙进了每个人的骨血。
杨名时踏着余韵拾级登台,展开明黄卷轴,声若洪钟激荡全场:\"自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华人血脉奔涌五千年!
今日以竞技为火,燃我九州健儿豪情,愿诸君以足为笔,以汗为墨,在文明长卷上再书传奇!\"
宣誓环节,运动员握拳过肩,朱砂点就的\"勇\"字在腕间鲜红夺目。
\"拼尽全力,不负炎黄!\"裁判员高举鎏金令旗,旗面篆刻的《周礼·夏官》铭文泛着青光,字字千钧:\"象天法地,中正为衡!\"
随着令旗轰然劈落,场边编钟齐鸣,青铜兽首口中喷出赤色焰火,将全场气氛再次点燃。
为了开场就点燃气氛,第一场比赛便安排了最刺激的男子百米赛跑。
发令枪响,身高九尺二寸(约一米九)的山东选手刘海锋如离弦之箭弹射而出,玄色劲装下虬结的筋肉将空气割裂出破风声。
\"刘海锋!刘海锋!\"看台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山东看客挥舞着写有\"鲁\"字的大旗,声嘶力竭地为他加油。
最后十丈,刘远锋怒吼提速,草鞋卷着尘土在水泥道上翻飞。
赤足蹬地时,脚底朱砂图腾忽隐忽现,带起漫天碎屑。
冲线瞬间红绸爆裂,全场尖叫如潮,胸前八卦纹身随喘息明灭,飞扬的草屑裹着汗水,将沸腾的欢呼搅得愈发滚烫。
经过数轮激烈厮杀,百米赛道终于迎来终局。山东选手刘海锋如脱缰野马冲过终点,苏禄国与蒙古科尔沁部选手拼至力竭,分别以半步之差饮恨,三人瘫倒在水泥赛道上,胸膛剧烈起伏间仍难掩眼中炽热。
礼乐声中,弘历踏着明黄龙纹毯登上高台,手中金、银、铜三色奖牌在阳光下流转着华贵光晕。
弘历亲手将金牌挂在刘海锋颈间,沉甸甸的分量压得衣领微微下陷,银牌落在苏禄国选手苏烈掌心时泛起清冷光泽,季军巴特尔接过铜牌的瞬间,红铜与白银交织的纹路映着少年通红的脸庞。
当得知奖牌分别价值一千、五百、一百银元时,刘海锋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金牌边缘,喉结滚动。
\"娘,咱家能修大瓦房了!\"看台上瞬间炸开如雷欢呼,百姓们挥舞破布高喊,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不仅是荣耀的象征,更是在三十余银元就能撑起一家生计的年月里,足以改写命运的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