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8章 思想为矛,武力为盾(2 / 2)

汉修长城御匈奴,唐筑烽燧防吐蕃,哪朝哪代不是将边地视作外邦?

即便蒙古在元朝入主中原,朝廷典籍仍称其为'腥膻之族',西藏喇嘛教与中原礼教大相径庭,向来被视为异端。\"

\"今上却以'黄皮肤黑头发'为证,将满汉回蒙藏、乃至藩属诸邦,皆认作同胞。

这不仅是破祖宗'华夷之辨'的旧例,更是要让你们的子孙后代,堂堂正正地载入史册!

要知道,若没有朝廷大军压制准噶尔,你们的牛羊、妻小,此刻还在敌寇的铁蹄下哀鸣!\"

这番话如重锤击在众人心头。

蒙古王公想起清廷历代和亲联姻、减免税赋的恩典,更记起朝廷大军在边境抵御准噶尔的赫赫战功。

西藏郡王忆及驻藏大臣带来的中原物什与律法规制,藩属使臣更是清楚,若无大清舰队威慑南洋,自己的国土早被他国吞并。

权衡利弊后,众人纷纷撩袍跪地,山呼\"皇上圣明\"之声此起彼伏,\"感谢皇上认可我族血脉\"的谢恩声中,虽仍暗藏不甘,却也多了几分对浩荡皇恩的敬畏。

弘历垂眸凝视阶下叩拜的身影,眼底泛起冷冽的光。

历代帝王虽以武力拓土,却难消弭族群间根深蒂固的隔阂。

此番以\"炎黄同脉\"重新定义\"华人\",实则是将千年\"华夷之辨\"的思想利器,巧妙转化为巩固统治的新枷锁。

这一论断的高明之处,在于既保留了中原文明的核心话语权,又打破了传统血缘与地域的限制,将满蒙回藏乃至藩属皆纳入\"炎黄后裔\"的范畴。

如此一来,朝廷既可借\"大义名分\"将任何质疑者斥为\"背叛祖宗\",又能用思想教化消解边疆部族的反抗意识。

思想为矛,刺破旧有族群壁垒;武力为盾,震慑潜在的不臣之心。两者相辅相成,恰似太极阴阳,刚柔并济。

更绝妙的是,弘历以简单直观的\"黄皮肤黑头发\"为表象标准,看似降低了\"华人\"的准入门槛,实则将复杂的文化认同简化为便于掌控的符号。

当蒙古王公们为血脉归属犹豫时,当藩属使臣们权衡利弊时,大清皇帝的权威早已借由这一新的思想体系悄然渗透。

\"众卿平身。\"弘历抬手虚扶,袖中龙纹若隐若现。

弘历负手而立,声如洪钟响彻丹墀:\"朕今日所言,绝非一时之兴!

自即刻起,凡我大清辖内,满汉蒙回藏及藩属子民,只要遵我律法、守我纲常,便可畅行九州,再无地界之限!\"

弘历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众人,抬手虚画方圆,\"苏禄商贾可纵马蒙古草原,琉球学子能踏足雪域高原,蒙古儿郎可南下中原,西藏牧民亦可东入江南,便是南洋诸岛风光,也尽可领略!\"

\"更不必说通婚之俗!\"弘历加重语气。

\"满汉通婚已开先例,往后蒙回藏与各藩属子民,皆可互通婚嫁。

血脉交融之日,便是真正的天下一家!\"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