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余松了口气,点开眼前虚拟面板上的“归档文件夹”。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像活过来一样,他甚至能看到NSA服务器机房的实时监控画面。
几个穿着制服的技术员正对着屏幕打哈欠,完全没察觉他们守护的“机密”已经被打包,塞进了一个华夏年轻人的意识深处。
“这些东西现在有用吗?”他翻到一份关于“星尘计划”监听范围的地图,上面用红点标注着全球监听站的位置,纽约曼哈顿就有三个。
“短期价值:规避风险。”这一回是奶豆开口说的话,她调出分析报告。
“例如,红名单上的几位华尔街大佬正被NSA监控,其通讯内容可能影响市场决策,宿主可提前预判他们的动作。
长期价值:信息制衡。未来若涉及跨国业务,这些文件能帮大哥哥您避开某些‘陷阱’。”
王多余忽然想起国内那几家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已经在米国上市的那几家。
其中一家做加密通讯的,说不定早就被NSA盯上了。
他立刻让汤圆检索相关信息,果然在一份内部备忘录里看到:“目标公司‘密信’(加密通讯公司)的核心算法已被‘鱼鹰哨’项目破解,建议持续监控其用户数据……”
“有意思。”他笑了,前世这家公司后来因为“用户数据泄露”股价暴跌,原来根在这儿。
现在他手里握着NSA的底牌,等于提前知道了对手的牌面。
窗外,纽约的霓虹灯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毯上投下细长的光带。
王多余关掉眼前虚拟光幕的文件库,摸出手机给迈克尔打了个电话:“明天上午的行程不变,我想回咱们的公司看一眼,然后就回国。”
挂了电话,他靠在床头,看着天花板。
没有王多余的指令停止,汤圆还在后台默默运转,像一只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捕捞着这个国家最隐秘的信息。
米国人还在为反恐战争欢呼,情报机构忙着编织监控的大网,没人知道,一个带着未来记忆和系统的闯入者,已经把他们的底牌揣进了口袋。
“汤圆,”他轻声说,“继续盯着,别停。”
“收到。当前同步速率:128GB/秒。已新增‘中情局加密数据库’接入权限……”
房间里只剩下空调的低鸣,而在无人察觉的数字世界里,一场静默的信息搬运正以光速进行着。
王多余知道,这些此刻看似无用的代码和文字,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比现如今自己那百亿身家更值钱的武器。
王多余此时的心情十分的急迫,他想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国内。
挂断电话后,王多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心中盘算着回国后的计划。
他要尽快回到国内,联系到国内那些高层。
他现在所知道的事情牵扯的实在是太大了,他不可能为了交好那些网络公司,私下里给他们通风报信。
因为刚刚汤圆所盗取的信息里面,关于国家安全这类的信息有很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