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至内殿,苏东择中位龙椅坐下,随赐座陈伯恭于身边侧座,并命殿内太监为陈伯恭上茶。
陈伯恭面对苏东稍有拘谨,哪怕是现在的苏东面带和煦笑容,陈伯恭也是难以放开。
“伯恭无需拘束,朝堂之下,朕便只是你皇兄,与皇兄聊天不必这般战战兢兢。”
“臣..臣弟遵命。”纵是苏东如此说,陈伯恭依旧是拘谨难开,苏东的帝王威严日加盛烈,让他根本无法抬头直视。
苏东见陈伯恭根本无法放下拘束,也不再多说,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出留下他的用意。
“伯恭,今日朕独留你,是想和
你聊聊思想学派之事。”
既然陈伯恭并不擅长御史大夫一职,苏东也正好想在南朝陈国土上兴起思想学派文化,那以后便让陈伯恭主理这方面的事宜。
学派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王朝、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精神文明的象征。
苏东虽无学派信仰,放在21世纪,他也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些事情,但他现在是南朝陈皇帝,作为一个皇帝,他必须考虑学派文化发展。
因为学派文化对于一个王朝、国家来说不仅可以帮助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和平并促进民心统一,还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
而纵观中华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学派信仰,汉初信道家无为;汉武帝开始尊儒学,兼道家庄子内圣外王,于外行王道;魏、晋初依附于新道玄学,并夹有太平道及五斗米道;南北朝儒、释、道、新道玄学共存;唐朝儒、释、道、法兼容并鸣;宋朝尊儒学,又夹朱熹理学,后期受道君皇帝宋徽宗影响,开始信奉道学;明朝是尊儒学...
每位帝皇也均有自己所喜好的学派文化,并抑他学派而扬之。
但作为后世来人,苏东对于学派文化的看待不同于古代帝皇那般只尊所喜之教,打压其他学派,苏东认为学派文化乃是人类文化瑰宝,学派文化从本质上并无任何上、次,贵、贱之分,只要并非邪学,都是不可取磨灭的灿烂文化财富,苏东所尊崇的是春秋、战国时的文化齐鸣,诸子十家共存,那才是学派文化灿烂的巅峰。
苏东心有大志,他意在成立学派一部,主理境内所有学派文化事宜,促进各色学派文化齐鸣,但苏东又很明白,学派文化齐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不同的学派理念有不同的为人、处事风格,一旦在弘扬后协调不当,那必然会引起学派之间的冲突,这也是苏东现在所担忧的。
而且陈伯恭所喜的道学,陈伯恭又能否如他一样,心中包容天下所有为民、利国的学派?这也是一个问题。
与陈伯恭的交谈不知觉间便是一下午,陈伯恭虽是精通于道学,但苏东更是妙语连珠、金句不断,这让陈伯恭万分震惊,对于苏东愈发感觉高深莫测,是敬畏敬仰难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