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峰看着黛玉,心想自从杏子林事变后,往日旧友皆倒戈相向,如今也只有黛玉还肯听他一言,何况黛玉如此贴心,自己尚在病中却还想着安慰自己,于是便一点一点,将之前的情形都说给黛玉。
黛玉听着,心口突突直跳,从杏林事变身世初露端倪到少室山玄苦大师之死,从在许家集得知武林中人要共商讨伐再到今日乔峰证实了自己是确实是契丹人,还有三十年前的那段旧案,其中的曲折离奇,实在是黛玉生平仅见。原来是这样,乔大哥所说的凶险竟是这样,旧友反目为天下所弃,这种事情若是放到自己身上,也许自己早就崩溃了吧。想到自己原以为寄人篱下就是风刀霜剑紧相逼了,看来自己当真肤浅。与乔峰相比,自己的那些愁绪悲苦根本不值一提。遭遇这样的事,他却依旧将内心的凄苦深埋心底,除了偶尔露出沉郁之色和借酒浇愁,平时仍傲然洒脱,还付出那么多心力照看自己。这个男人,是天生的英雄。黛玉侧头瞄着他那刚毅的下巴,忽然觉得,他有些好看。
想着想着,黛玉轻轻摇头,这个时候自己想哪里去了?转而想到,那些人当真过分,难道只因为乔大哥是契丹人,就能将他往昔所做的一切都抹杀了吗?如此看来,乔大哥明明是契丹人,明明因为中原武林襁褓之间失了父母,却为了汉人守土安民出了力,为此还误杀了不少自己的同胞,他们不感激他倒也罢了,竟如此是非不分想要赶尽杀绝!想到抄检大观园时那些碎嘴婆子也是这样,不过在自己这里发现了些宝玉的东西,就恨不得立刻跑出去告诉所有人,好像自己多么不检点……这起子小人,真真可恨。黛玉抬头望着天上将圆的月亮,这圆月自来都是象征着团圆,可是为何总是月圆人不圆呢?
乔峰说完了这些事,长叹一声。说出来了,确实心里也好受了些。他望了望身边的黛玉,见她的眼神里有紧张、震惊、同情,倒是没有对异族的鄙夷,相反似乎还带着一丝……气愤和哀怨?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还是在替自己不平不成?于是失笑道:“林姑娘,怎么了?好好的怎么生起气来了?”
黛玉道:“没什么,只是觉得乔大哥明明做了这许多事,却只因身为异族之人就成了众矢之的,实在不值。”
乔峰听黛玉这样说,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不过还是叹了口气道:“你还小,不知这其中的深浅。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既认为我是契丹人,这样做也不过是人之常情。”
黛玉冷笑道:“什么人之常情?黛玉虽然从小养在深闺,但自幼诗书传家,也读过不少史书传记。西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两位抗匈名将多次领命出兵匈奴,汉匈关系剑拔弩张。可即便如此,被霍去病俘获的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日后却依旧凭借其才干人品深得武帝信任,平步青云,甚至在武帝去世前被任命为幼主刘弗陵的顾命大臣,他的子孙后代也一直在汉地生活,且历经七世而不衰。可见所谓‘非我族类’之论,实在是无稽之谈。依黛玉这一点浅薄见识,如今这些人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成日家想着报效国家,想得魔怔了,此等迂腐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相忘江湖就是了。另一种,只怕是心里藏奸,盼着大哥登高跌重,好称了他们那点小人之心罢了。”
乔峰闻言,心下大大震动。他实在没想到,黛玉小小年纪,竟能看得如此通透。何况黛玉此言不虚,从杏子林以来,他事事不顺,似乎有个故意同他作对的恶人,布下一张大网,想把自己变作网中之鱼,先是杀害马副帮主嫁祸于他,再揭露自己的身世将自己逼出丐帮,紧接着又把杀死父母恩师的罪名加诸于他,让天下人都与自己为敌,分明是想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只是这个人,到底和三十年前的带头大哥,是不是同一个人?而这个带头大哥到底是谁呢?
黛玉见乔峰迟迟不语,似是有所思量,也开始思索整个事件的关窍。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东西。轻轻蹙了蹙眉,转头问道:“乔大哥可曾有什么凶手的线索么?”想着乔峰一路对自己这样好,他如今坐困愁城,自己也要对他有所助益才是。
乔峰摇头道:“我只能想到,这个带头大哥既能在三十年前就号令中原武林群雄,必是德高望重之人,且当时在场之人,无论谭公谭婆还是赵钱孙、智光大师,都极力隐瞒他的身份,想必是担心我去寻仇,可见此人必定尚在人世。可是符合这些条件之人虽然不多,却也不少,我也不好妄自揣测,免得冤枉了无辜之人。”
黛玉道:“乔大哥思量了这些,可是打算找出这位带头大哥,报父母之仇么?”
乔峰道:“这个自然。原本我刚到雁门关时,想着假如我当真是契丹人,便到塞北牧马放羊,再也不回中原了。只是后来一想到,这些人竟误以为我爹爹妈妈是要去少林抢夺秘籍害他们无辜身死,我却以敌为友,实在寝食难安。我爹爹爱我极深,当时若不是他舍不得我陪他丧生,将我抛了上去,哪里还有我的今日?我若不为父母报仇,又有何颜面生于天地之间?况且我的义父义母以及恩师,大约也是此人为了掩盖罪行所杀,他欠了我这五条人命,我又怎能放过他?”
黛玉听着乔峰说了这些话,电光石火之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是了,如果是这样,一切就都说得通了!于是问道:“乔大哥,当时杏子林里可有少林高僧前来么?”
乔峰带着疑惑说道:“没有,不过你怎么问起这个?”
黛玉道:“黛玉只是有个猜测,乔大哥不妨听听有没有道理。三十年前中原武士前往辽国截杀大哥的父母族人,是因为得到了消息,误以为他们是去少林夺经的对不对?也就是说,倘若此事为真,那么苦主便是少林了,”黛玉顿了顿,看了一眼乔峰,见他认真倾听,便接着道,“既然如此,少林必定会派出有实力的高僧前往辽国,而且必定是此行的中流砥柱,毕竟其他人,都是替少林助阵而已。自家的秘籍,当然自家人出力,才最能放心。三十年后杏林事变,当年的参与者,活着的几乎都来了,可是偏偏缺了最重要的人,当年所谓的‘苦主’少林,居然没有人前来协助说明此事。此事皆因他们而起,可他们竟与大哥避而不见,是因为什么?大约是太过理亏心虚。因为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个误会,却导致了大哥父母惨死,而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人物,自然是为了维护自家秘籍而去到辽国的少林高僧。此人如今在众人眼里年高德劭,大哥的恩师玄苦大师也是德隆望尊之人,可却曾受他所托才来教授大哥,看来,连玄苦大师也要给三分薄面之人,黛玉以为,大哥心里应当有数了才是。”
乔峰听完黛玉的分析,几乎已经震撼到无法言语。黛玉这样一层层抽丝剥茧地说下来,乔峰已然想到,这个带头大哥,十有**,就是当今的少林方丈玄慈!
黛玉仔细瞧着乔峰的表情,看来他已经有了答案:“乔大哥若是想到了此人,去找他就是了。”
乔峰却摇了摇头:“此人在中原武林干系甚大,若是只凭猜测打上门去,实在难以叫人信服。横竖知道这件事的人还有不少,我们去找他们,套他们的话核实一下才好。”既然差不多有了明确的目标,此事便好办了许多,想到这里乔峰顿时轻松了不少。只待证实了消息报了仇,他便可以回到漠北过自己的日子,再也不去管中原的是是非非了。只是黛玉……乔峰犹豫半晌方道:“林姑娘,如今你知晓我眼下的境况了,你可还要与我同行么?”
“嗯?”黛玉疑惑地看着乔峰,怎么又说起这个了?想了想说道:“我们刚刚相识的那天,大哥不就告诉黛玉,此行是千难万险了么?我当时也说了,大哥对黛玉有恩,黛玉是要以死相报的,自然不惧凶险,要和大哥同行的。”
乔峰又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当时我还不曾确定自己一定是契丹人,想着这或许是有人设计的阴谋,污蔑于我,将我逼出丐帮,再对丐帮下手。如今我当真是契丹人,林姑娘应是汉人,胡汉恩仇……”乔峰说着说着,不知为何心里有些难受,只觉得有些说不下去了,但还是艰难地继续说道,“若是姑娘再跟着我,只怕全天下的汉人都会将你视作叛徒,瞧你不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