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形意拳是以丹田带动四肢,行气入膜充实全体(2 / 2)

形意拳之实战心法首先就讲“有形有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

学者必须充分领悟到这一点,不然一旦实战只能成为别人的拳靶子。

当然,拳法之于实战自不可毫无章法地乱打一气。

拳法实战是将早时苦练得来的强大内劲,灵敏的动作,高超的技法,迅速的变化以及虚灵的心意揉合成一个整体,在实战中完美地表现出来。

这种表现在“形”上是千变万化的,但在其内部却是始终一贯,浑然天成,既可谓“有形”亦可谓“无形”,是为“活法”。

二、硬打硬进没遮拦

何谓“硬打硬进”?简单而言即你打我也打,你攻我也攻,把对方的攻势堵回去,或在其攻势的破绽中猛然打入,而一击溃敌。

运用这一心法关键有三:

(一)拳诀曰:“彼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硬打硬进之法成功与否,全在于是否能做到反应迅疾,后发先至。

若能在对方刚刚启动攻势,而未能完全展开之前,立即以猛烈的打击,将对方的劲力堵回去。

甚至反作用于其自身,则往往可轻易地将敌一击而飞仆于地。

(二)敌我对峙之前,若要开始攻击,就必须跨越二者之间的距离。

而我即于对方抢入我门户之同时亦迎头扑上,以蛇拨草之法将其劲引偏,并发劲攻击,而将其一举击溃。

(三)另一种情形是,我并不堵截敌之攻势,而是用身体某个部位接住其劲,粘住其劲,以身体裹化其劲。

同时发动攻击,形成你打我也打之态势。此谓“不招不架,就是一下”。

“硬打硬进没遮拦”之心法,为上法、进法及交手之要诀。

三、弃空打中

形意拳之实战心法之所以上乘,其中之一就是一反诸家拳法“避实击虚”的搏击原则,而选择实处下手,发动攻击。

古谱云:“见空不打,见空不上,先打顾法后打人”。

“见空不打,见空不上”的心法,有两大优点。

其一,实战乃斗智斗勇之时,于千变万化的打斗中,敌方很可能故露破绽,放开空门,诱我进攻。

如我不知而攻击其空门,则必中其计,反遭其实发之猛烈打击,陷入被动。

而“见空不打,见空不上”弃其空门置之不理,则可完全避免这一失误。

其二,此法弃空不打,反突向敌防守严实处发动攻击,出敌意料,首先起到了惊敌的作用。

并可由此打他个措手不及,以硬打硬进之势破坏敌之间架,令其于运动中处处露出破绽,我当乘此时机而大败敌方。

在此心法中,最重要的即是“先打顾法后打人”,顾法之用,非同小可。

顾法能否成功施展,是“弃空打中”心法能否贯彻于实战中的核心关键。

运用各种高超的手法、身法、步法,随敌之势而动,变化灵敏从而控制住其变化,使其一交手而不能逃,故形意拳法有“手搭手,不让走”之说。

如此则处处制其先,令对方如入罗网,动则受制而变化不灵,退则又被我乘势反攻,欲进不得,欲罢不能。顾法之神妙,实是匪夷所思。

四、惊取

师训曰:智圆则勇生,斯为拳艺。谱论有云:“兵行诡道,拳以奇胜”。与敌交手,示之以实,动之以虚;

示之以虚,动之以实。虚虚实实,变化万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声东击西,不断扰乱对方,令其顾此失彼,在我一惊一乍之间,屡遭重创。

“惊取”心法运用有二:其一,在实战中,往往是身形与手法的灵动变化。身法讲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灵便自如。

手法讲究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身法着重于“起落”二字,往往令对方莫测高深防不胜防,收到以奇制胜之功;

其二,即以“雷声”惊敌。经云:“震万物者,莫如疾雷,此雷声有生气焉”。

这是雷声的真义。在实战交手之际,猛发雷声是令敌猝受惊吓,手足无措,呆若木鸡。

抓时机猛击之,敌无不溃败应声而倒也,此皆“雷声”之神用。

五、贴身近战

贴身近战是任何一种拳法的共同特征,不善近战,实战必败无疑。

形意拳法最讲近战,但这要求学者必须具备过硬的功夫。

形意拳是“拳功一体”的上乘内功拳,精勤修炼使习者产生的深厚的内坚外壮之功。

既可发出惊人的劲力,又可承抗巨大的外力打击,这为贴身近战的施行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贴身近战之时,必须使用身体每一个部位,尤其是“七星”,特别以头、肘、膝以及短腿是其善用的暗藏杀招。

再者,形意拳讲究练得“周身是法,遍体为拳”,更加之强大的“抖决劲(惊炸力)”在近身搏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

六、欺根拨节、过步夺人

在形意拳法实战心诀中有“打人如走路,看人似蒿草”之说,被击之人必如抛草束一般被凌空击起,飞跌丈外。

此即是形意拳实战中“欺根拨节,过步夺人”心法运用之神效。

心法曰:“打人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又曰:“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此即言进攻之时必须浑身齐动,“风吹大树百枝摇”,一动无有不动。

施用“欺根拨节,过步夺人”之法,首要勇于进身。

与敌一接触,在此一瞬间即要猛然晃身而入,如与敌亲吻一般,“身要扑人,步要过人,气要袭人”。

下用步法欺埋其之下盘根基,催动其重心失衡浮起,以前扑冲撞之惯性将敌飞抛击出,故谓之“打人如走路,击人如蒿草”。

七、攻其要害

形意拳法在武林中是有名的“狠拳”、“黑拳”,盖因其出手狠毒,专取要害,以一击必杀为目的。

谱云:“留情不出手,出手不容情”。

俗话说“蛇打七寸”,要害部位不经打,谁都清楚,故攻其要害可收一击必杀之效,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心意拳法攻击要害没有很细的区分,也不打什么穴道,只是大致划定了几个区域,即头部、下腹、裆部、两肋与胫骨。

拳诀曰:“人根在上,树根在下”,头是人体的中枢,故谓人根,攻杀头部就是致敌根本,可一战定乾坤也。

下腹为气海丹田、命气所在,危及存亡,受击必剧痛如割,浑身泻力,甚至昏厥或死亡。

裆部则是人体上除双目之外最脆弱的部位,即使练过“铁裆功”也无法抵御心意拳透体伤内的惊人内功。

形意拳法贴身近战往往从击裆开始。

胫骨又称“当面骨”,其处皮薄而骨露,形意拳法中之“刮地风”腿法,就是专用于攻击胫骨的技法。

一踢则令敌皮开肉绽,骨断筋折,而无力再战。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下一章